时间: 2025-04-22 22:2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2:26:27
风凄薄愁云,雨冷成飞雪。
莫作苦寒吟,行行桃李月。
寒风凄厉,愁苦的云层低垂,雨水寒冷化作飞舞的雪花。
不要再吟唱那苦涩的寒冷之歌,走出门外,桃花、李花在月光下绽放。
作者介绍:孔平仲,字子文,号寒山,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咏物见长。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冬季,正值寒冷时节,诗人通过对冬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子夜四时歌·冬》是一首表现冬季情景的诗作,诗人在开头描绘了冬天的寒风与愁云,这种意象不仅传达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人内心的忧愁。接下来,诗人通过“雨冷成飞雪”这一句,进一步增强了冬季的寒冷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刺骨的寒意。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变了情绪,诗人劝诫人们“莫作苦寒吟”,提示我们不要沉溺于冬季的寒冷与悲伤之中。相反,诗人鼓励人们走出家门,去欣赏春天的美丽,尤其是“行行桃李月”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桃李花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冬天的凄凉与春天的美好,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的变化,并通过情感的转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春天的期待,同时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告诫人们在逆境中也要保持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风凄薄愁云”中“凄薄”意指:
A. 温暖和煦
B. 冷淡凄凉
C. 轻柔细腻
D. 明亮清晰
“行行桃李月”中的“桃李”象征: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繁茂
D. 秋天的丰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