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短谣

《短谣》

时间: 2025-05-03 22:05:31

诗句

窗中灯冷晕重绿,窗前西风叶相逐。

晓霜披瓦月上轩,枕梦不成雁声续。

拂衣起步行绕壁,万虑无成泪沾臆。

铁房老剑涩不青,闪系八柱不可索。

白昼出门归路迷,冬日易夜还空归。

人将豪杰视如草,天困英雄未与时。

长鲸滞斩海波摇,塞甲不卷边尘嚣。

吾徒憔悴乃如此,安得长喙呼重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5:31

原文展示:

窗中灯冷晕重绿,窗前西风叶相逐。晓霜披瓦月上轩,枕梦不成雁声续。拂衣起步行绕壁,万虑无成泪沾臆。铁房老剑涩不青,闪系八柱不可索。白昼出门归路迷,冬日易夜还空归。人将豪杰视如草,天困英雄未与时。长鲸滞斩海波摇,塞甲不卷边尘嚣。吾徒憔悴乃如此,安得长喙呼重霄。

白话文翻译:

窗内的灯光冷冷地散发着浓重的绿光,窗前的西风追逐着落叶。清晨的霜覆盖在瓦上,月亮升起在窗台上,枕上的梦无法成真,只有雁声不断传来。我拂去衣上的尘埃,起身绕墙而行,心中万般忧虑无一实现,泪水沾湿了胸襟。铁制的房间里,老剑生涩不再锋利,闪烁的八根柱子无法触及。白天出门,回家的路却迷失了,冬日的夜晚容易过去,我却空手而归。人们将豪杰视为草芥,天意困住了英雄,时机未到。长鲸被困,海波摇动,边塞的甲胄无法卷起,边尘喧嚣。我们这些徒众如此憔悴,如何能用长喙呼唤重霄。

注释:

  • 晕重绿:灯光散发出的浓重绿色光芒。
  • 相逐:相互追逐。
  • 晓霜披瓦:清晨的霜覆盖在瓦片上。
  • 枕梦不成:指梦境无法实现。
  • 泪沾臆:泪水沾湿了胸襟。
  • 铁房老剑:比喻环境艰苦,工具陈旧。
  • 闪系八柱:指房间内的八根柱子闪烁,但无法触及。
  • 归路迷:回家的路迷失了。
  • 冬日易夜:冬天的夜晚容易过去。
  • 人将豪杰视如草:人们将英雄视为无足轻重。
  • 天困英雄未与时:天意困住了英雄,时机未到。
  • 长鲸滞斩:比喻英雄被困,无法施展。
  • 塞甲不卷:边塞的甲胄无法卷起,指战事未息。
  • 吾徒憔悴:我们这些徒众憔悴不堪。
  • 安得长喙呼重霄:如何能用长喙呼唤重霄,比喻如何能发出有力的呼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1032-1059),字景仁,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该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王令感受到社会动荡和个人抱负难以实现时所作,表达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和对时局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冷寂的夜景、孤独的行走和内心的痛苦,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诗中“窗中灯冷晕重绿”和“窗前西风叶相逐”描绘了一个冷清的夜晚,而“晓霜披瓦月上轩”和“枕梦不成雁声续”则加深了孤独和无奈的氛围。作者通过“拂衣起步行绕壁”和“万虑无成泪沾臆”表达了自己的痛苦和无助。诗的结尾“吾徒憔悴乃如此,安得长喙呼重霄”更是强烈地抒发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窗中灯冷晕重绿”:描绘了一个冷清的夜晚,灯光散发着浓重的绿光,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2. “窗前西风叶相逐”:西风追逐着落叶,增添了凄凉的气氛。
  3. “晓霜披瓦月上轩”:清晨的霜覆盖在瓦上,月亮升起在窗台上,加深了孤独和无奈的氛围。
  4. “枕梦不成雁声续”:枕上的梦无法成真,只有雁声不断传来,表达了作者的痛苦和无助。
  5. “拂衣起步行绕壁”:作者拂去衣上的尘埃,起身绕墙而行,表达了自己的痛苦和无助。
  6. “万虑无成泪沾臆”:心中万般忧虑无一实现,泪水沾湿了胸襟,强烈地抒发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
  7. “铁房老剑涩不青”:比喻环境艰苦,工具陈旧,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
  8. “闪系八柱不可索”:指房间内的八根柱子闪烁,但无法触及,加深了孤独和无奈的氛围。
  9. “白昼出门归路迷”:白天出门,回家的路却迷失了,表达了作者的痛苦和无助。
  10. “冬日易夜还空归”:冬天的夜晚容易过去,我却空手而归,强烈地抒发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
  11. “人将豪杰视如草”:人们将英雄视为无足轻重,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
  12. “天困英雄未与时”:天意困住了英雄,时机未到,加深了孤独和无奈的氛围。
  13. “长鲸滞斩海波摇”:比喻英雄被困,无法施展,表达了作者的痛苦和无助。
  14. “塞甲不卷边尘嚣”:边塞的甲胄无法卷起,指战事未息,强烈地抒发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
  15. “吾徒憔悴乃如此”:我们这些徒众憔悴不堪,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
  16. “安得长喙呼重霄”:如何能用长喙呼唤重霄,比喻如何能发出有力的呼声,加深了孤独和无奈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铁房老剑涩不青”比喻环境艰苦,工具陈旧。
  • 拟人:如“窗前西风叶相逐”中的“相逐”赋予了西风和落叶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窗中灯冷晕重绿,窗前西风叶相逐”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通过冷寂的夜景、孤独的行走和内心的痛苦,作者抒发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窗中灯冷晕重绿:冷清的夜晚,孤寂的氛围。
  • 窗前西风叶相逐:凄凉的气氛,孤独的感受。
  • 晓霜披瓦月上轩:孤独和无奈的氛围。
  • 枕梦不成雁声续:痛苦和无助的情感。
  • 拂衣起步行绕壁:痛苦和无助的行为。
  • 万虑无成泪沾臆:强烈的悲愤情感。
  • 铁房老剑涩不青:艰苦的环境,陈旧的工具。
  • 闪系八柱不可索:孤独和无奈的氛围。
  • 白昼出门归路迷:痛苦和无助的情感。
  • 冬日易夜还空归:强烈的悲愤情感。
  • 人将豪杰视如草:对时局的不满。
  • 天困英雄未与时:孤独和无奈的氛围。
  • 长鲸滞斩海波摇:痛苦和无助的情感。
  • 塞甲不卷边尘嚣:强烈的悲愤情感。
  • 吾徒憔悴乃如此:对时局的不满。
  • 安得长喙呼重霄:孤独和无奈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窗中灯冷晕重绿”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热闹的夜晚 B. 冷清的夜晚 C. 明亮的夜晚 D. 温暖的夜晚

  2. “枕梦不成雁声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平静 C. 痛苦和无助 D. 满足

  3. 诗中“铁房老剑涩不青”比喻了什么? A. 环境艰苦,工具陈旧 B. 环境舒适,工具先进 C. 环境热闹,工具新颖 D. 环境安静,工具古老

  4. 诗的结尾“吾徒憔悴乃如此,安得长喙呼重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A. 希望得到安宁 B. 希望得到理解 C. 希望改变现状 D. 希望得到帮助

答案:

  1. B
  2. C
  3. A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豪放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王令的《短谣》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但王令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令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陈安期都官出城马上 次韵沈立少卿白鹿 次韵姚孝孙判官见还岐梁唱和诗集 和强至太博小饮 北京送孙曼叔屯田权三司开坼司 亡伯母同安县君杨氏挽词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 送道士杨见素南游 送张师道杨寿祺二同年 送张唐英监阆州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伛宇 不学无术 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军幕 酉字旁的字 海沸波翻 秘爱 鱼开头的成语 磨刀霍霍 包含噱的词语有哪些 飠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编遣 不情之请 暇时 携幼扶老 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