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陈安期都官出城马上

《送陈安期都官出城马上》

时间: 2025-05-02 08:11:29

诗句

城中二月不知春,唯有东风满面尘。

归意已随行客去,流年惊见柳条新。

簿书填委休何日,学问榛芜愧古人。

一顷稻田三亩竹,故园何负不收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1:29

原文展示:

送陈安期都官出城马上
城中二月不知春,
唯有东风满面尘。
归意已随行客去,
流年惊见柳条新。
簿书填委休何日,
学问榛芜愧古人。
一顷稻田三亩竹,
故园何负不收身。

白话文翻译:

在这座城市的二月,春天的气息依然未曾感知,
只有东风吹来,满脸都是尘土。
我的归乡之情已随随行的客人一起离去,
岁月流逝,惊喜地看到柳条又长出了新芽。
书信和公文堆积如山,不知何时才能休息,
面对学问的荒废,心中愧对古人。
一顷稻田加上三亩竹林,
故乡的土地却使我无从安身。

注释:

  • 二月:指农历二月,通常是春季的时节。
  • 东风:春天的象征,带来温暖和生机。
  • 归意:回归的情感。
  • 流年:光阴流逝,岁月的变化。
  • 簿书:指公文或书信。
  • 榛芜:指的是杂草丛生,形容学问的荒废。
  • 一顷:一块田地的面积单位。
  • 何负不收身:意指故乡对自己的期待与责任。

典故解析:

  • 春风:古人常用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诗中提到的东风即暗示春天的来临。
  • 古人:诗中提到愧对古人,反映出诗人对古代学者的敬仰与自我反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和文学家,身份显赫,兄长为苏轼。苏辙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辙送别友人陈安期时,表现了他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城中二月不知春,唯有东风满面尘”以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城市中对春天的无知与无奈,东风虽带来春意,却也伴随尘土,象征着生活的繁杂与困扰。接下来的“归意已随行客去”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失落,流年无情,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浓烈。

“簿书填委休何日,学问榛芜愧古人。”在这里,诗人坦言自己因公文繁忙而无暇顾及学问,心中对古代贤人的愧疚感油然而生,表现了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无奈。最后两句“一顷稻田三亩竹,故园何负不收身。”则以田园意象勾勒出对故乡的深情与无奈,诗人虽有田园在心,但因生活的束缚而无法归去,显示出对故乡的深切遗憾。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春天的感怀,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是一篇富有哲理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中二月不知春:城市生活中,时光流逝却无法感知春天的到来,暗示了生活的乏味与无情。
  2. 唯有东风满面尘:只感受到东风的吹拂,却伴随着尘土,反映出城市的喧嚣与烦扰。
  3. 归意已随行客去:归乡的情感随着友人的离去而消散,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
  4. 流年惊见柳条新:岁月流逝中,看到柳树的新芽,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希望。
  5. 簿书填委休何日:公文堆积如山,不知何时才能休息,显示出生活的压力。
  6. 学问榛芜愧古人:对学问的荒废感到愧疚,反映出对古代学者的敬仰。
  7. 一顷稻田三亩竹:描绘自己故乡的田园,展现对故土的怀念。
  8. 故园何负不收身:表达对故乡的责任与归属感的强烈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簿书填委休何日”中,形成了整齐的对仗结构。
  • 比喻:春风比喻生机,生活的尘土则暗示了繁杂与困扰。
  • 意象运用:柳条、新芽等意象运用,表现出生命的希望。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学问荒废的自责,情感真挚深切,体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东风:象征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2. 柳条:春天的新生象征。
  3. 簿书:代表繁忙的生活与责任。
  4. 故园:故乡的象征,寄托了深厚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暴风雨
    • B. 春天的生机
    • C. 冬天的寒冷
  2. 诗人对古人的心态是:

    • A. 自豪
    • B. 愧疚
    • C. 无所谓
  3. “一顷稻田三亩竹”描绘了诗人的:

    • A. 生活困扰
    • B. 故乡的田园
    • C. 书信的繁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自芳草地》:白居易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 (杜甫) 以国家动乱为背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的忧虑。
  • 《送陈安期都官出城马上》 主要关注个人的生活感受与内心情感,对比之下,前者更为宏观,后者则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 出省有日书事和永叔 欲雪复晴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九台笠 送王道粹郎中知华州 裴直讲得润州通判周仲章咸豉遗一小缾 秋日属疾 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 陆子履见过 九月二十四日大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你兄我弟 私字儿的字 因小见大 矢字旁的字 月地云阶 止字旁的字 形虞 一咏三叹 黽字旁的字 筒洒 挦章撦句 蹇傲 月攘一鸡 一字旁的字 避生 包含耕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