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2:05
剪剪寒风雪浪平,
迢迢良夜泛舟轻。
一钩新月随帆转,
万点众星印水明。
远岫重遮烟色暗,
纤云四捲海波清。
前程杳霭知何处,
红日东升已到城。
寒风凛冽,雪浪平静,
在这漫长的良夜里,轻舟荡漾。
一弯新月随帆轻轻转动,
万点繁星映照在水面上。
远山重重叠叠,烟雾弥漫,
纤细的云朵卷起清澈的海波。
前方的道路迷雾重重,不知通向何方,
而红日已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城池。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新月”和“众星”,常常在古诗中象征着希望与理想。
乌竹芳,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或作于诗人夜游澎湖时,借自然景象抒发内心感受,表达对未来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
《漏夜放舟之澎湖》是一首描绘夜晚航行的诗,诗人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寒风中的清澈夜景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剪剪寒风雪浪平”,一方面描绘了冷冽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舟行奠定了背景,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随着“迢迢良夜泛舟轻”的出现,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轻松的状态,舟轻水滑,心情随之舒畅。
随着新月与众星的描绘,诗人利用自然景象暗示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希望。新月是希望的象征,而繁星则代表着美好的梦想,二者交相辉映,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在后面的描写中,远山与纤云的结合,勾画出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最后的两句“前程杳霭知何处,红日东升已到城”,则带有哲学的思考,前方的路虽未知,但希望的曙光始终在前。这种从迷茫到明亮的转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思考,也传递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传达了希望、梦想与人生哲理。
“剪剪寒风”中的“剪剪”表示什么?
A. 轻柔的风
B. 清脆的声音
C. 强烈的风
D. 暖和的气候
诗中“万点众星印水明”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太阳升起的景象
B. 星星映照在水面上
C. 烟雾弥漫的夜空
D. 月光洒在山峰上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迷茫的无奈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夜晚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