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荆溪道中

《荆溪道中》

时间: 2025-05-08 01:43:01

诗句

如画云岚西复西,梁溪几折入荆溪?

舟师失道隔烟问,山鸟畏人穿竹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3:01

原文展示

荆溪道中
厉鹗 〔清代〕
如画云岚西复西,
梁溪几折入荆溪?
舟师失道隔烟问,
山鸟畏人穿竹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如画的景象:西边的云雾缭绕,溪水蜿蜒曲折地流入荆溪。船上的人们迷失了方向,在烟雾中询问路途,而山中的鸟儿由于人类的接近而惊恐地在竹林中鸣叫。

注释

  • 云岚:云雾,形容景色如画。
  • 梁溪:指的是一个水流蜿蜒的地方,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溪流。
  • 隔烟问:在烟雾中询问,形容能见度低。
  • 山鸟:山中的鸟类,通常在安静的环境中生活。
  • 穿竹啼:在竹林中穿行鸣叫,表达鸟儿对环境的敏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厉鹗(约1680-1754),字仁甫,号一庵,清代诗人,主要以写景抒情的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情感的细腻表达。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文人雅士多游山玩水,写下游记诗篇。诗中描绘的自然风光,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荆溪道中》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诗的开头以“如画云岚”描绘了西边的云雾,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接着“梁溪几折入荆溪”一语,不仅传达了景色的曲折变化,也暗含着人生道路的多变和不确定性。

诗中“舟师失道隔烟问”一句,展现了旅途中迷失方向的无奈与焦虑,仿佛在暗示人生道路的艰难与迷茫。而最后一句“山鸟畏人穿竹啼”,则通过鸟儿的惊恐反映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提示人们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应珍惜与保护自然。

整首诗意境深邃,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厉鹗诗作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如画云岚西复西:描绘西边云雾缭绕的美丽景象。
    • 梁溪几折入荆溪:溪水蜿蜒曲折,暗示人生的复杂与变化。
    • 舟师失道隔烟问:旅人迷失方向,表达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 山鸟畏人穿竹啼:鸟儿因人类的出现而惊惧,反映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雾比作画,生动形象。
    • 拟人:山鸟因人而惊,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云岚”与“竹啼”,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迷茫,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珍视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意象分析

  • 云岚:象征变化无常的自然力量。
  • 梁溪荆溪:象征人生道路的曲折与多样。
  • 舟师:代表了人生旅途中的迷失与无助。
  • 山鸟:象征自然的脆弱与对人类活动的敏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如画云岚”所描绘的景象是: A. 美丽的山川
    B. 云雾缭绕的景象
    C. 宁静的湖泊

  2. “舟师失道隔烟问”中的“舟师”指的是: A. 旅行者
    B. 船上的人
    C. 渔夫

  3. 诗中“山鸟畏人穿竹啼”反映了: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
    C. 动物的习性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宁静和悠然自得的心境,而厉鹗的《荆溪道中》则通过迷失与惊恐,探讨了人生的复杂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查询

得徐巨源先生书却寄 壬辰寄谢陈伯玑先生选刻忠悯遗诗 南园故址 放隐斋落成寄鲁直九侄 送刘谦山邑尊去任 再呈徐吉云军门二首 其二 再呈徐吉云军门二首 其一 题徐吉云军门玉照 幼陶贤倩示我近作,俱集渊明成句,运古如己出,诗以纪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六出纷飞 椶衣 幺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发愤自雄 鬲字旁的字 包含眩的词语有哪些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神流气鬯 儿竖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包含水的成语 称孤道寡 毋字旁的字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采字头的字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蠲增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