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7:11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影。
走出城郭,晨曦微弱,临近水边,心情宁静。
水面上升起寒雾,弥漫在天际之间。
折断芦苇,发出轻微声响,远处的山脉朦胧无影。
稍微见到初升的太阳,几只小船缓缓划过。
我希望能像野鸭一样,悠闲地追逐那清晰的影子。
“舴艋”指的是小船,常用于描绘江河湖泊的景象。野鸭作为自然中的生灵,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厉鹗(约1660-约1730),清代诗人,字鹗生,号文昶,江苏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晓至湖上》创作于作者生活的清初,时代背景下自然景观丰富,诗人受到大自然的启发,流露出对湖上晨景的细腻观察与沉静心境的赞美。
《晓至湖上》是一首描写晨曦湖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美的深切感受。诗的开篇“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以极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晨光初露的情景,表达出一种平和的心境。接着,诗人通过“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描绘了晨雾弥漫的意境,给人一种朦胧而悠远的感觉,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透过“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描绘了初升的太阳和水面上小船的景象,生动而富有画面感。而最后一句“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影”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内心的安宁,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中“出郭晓色微”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安得学野凫”中的“野凫”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舴艋”指的是什么?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晓至湖上》这首诗的意境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