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1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11:51
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
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
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
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一寸的春波惹得春天留恋,这样的景色何止最适合秋天呢?妆容已然残薄,严肃的气质也消逝殆尽,剩下的只有温柔。那时的事情匆匆而去,我后悔当初没有乘舟而行。分明记得,曾在吹花的小径上漫步,听着高楼上雨声淅沥。
厉鹗(约1760-约1820),字仲华,号青云,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辞藻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与追思,通过春波、妆容等意象反映了他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眼儿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对春天的留恋,诗中通过“横波”和“妆残”两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女子的娇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青春流逝的惋惜。开头的“一寸横波惹春留”,用春水的温柔勾勒出一个令人向往的春日,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一抹春光的缠绵。接下来的“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则是对女子青春的惋惜,妆容的残薄暗示着时光的无情,严肃的气质消失,留下的只有温柔,这种转变让人心生怅惘。
“当时底事匆匆去”,表达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忆,后悔未能把握住那段时光。最后的“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则是对往日美好回忆的再现,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也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青春流逝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和对时光无情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中提到的“横波”象征着什么?
A. 夏天的炎热
B. 春天的温柔
C. 秋天的凉爽
D. 冬天的寒冷
诗中“妆残粉薄”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的赞美
B. 对青春流逝的惋惜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自然的热爱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听雨高楼”给人什么感觉?
A. 喜悦
B. 孤独与怀旧
C. 平静
D. 激动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厉鹗的《眼儿媚》同样探讨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李清照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而厉鹗则在意象与景色的描绘上更为细腻,二者共同展现了古代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