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毛诗·柏舟

《毛诗·柏舟》

时间: 2025-05-02 09:30:37

诗句

身似柏舟无倚着,心非席石可推移。

威仪不被忧心乱,始信生民有秉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0:37

原文展示:

身似柏舟无倚着,心非席石可推移。
威仪不被忧心乱,始信生民有秉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的身心就像一只没有依靠的柏树舟,心灵也不像可以随意推移的席子和石头。我的威仪并不因烦恼而混乱,因此我开始相信百姓是有正义和道理的。

注释:

  • 身似柏舟:身如柏舟,柏舟是一种古代的木船,形容自己没有依靠,孤立无援。
  • 无倚着:没有依靠。
  • 心非席石:心灵不如席子和石头那样可以随意推移,强调内心的坚定。
  • 威仪:指威风和仪态,强调外在的表现和内心的安定。
  • 忧心乱:由于忧虑而心神不宁。
  • 生民有秉彝:生民指群众,秉彝意为有道理、有正义,强调民众的正义之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于史书,诗风清新,常以写人情世态为主。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时期,诗人试图表达对人民命运的关怀与对社会正义的信仰。

诗歌鉴赏:

《柏舟》这首诗通过对“柏舟”和“席石”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坚定与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柏舟作为一种古代交通工具,象征着孤独和无依,而席子与石头则代表着脆弱与不定。诗人首先以此描绘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在动荡的社会中,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安全港的渴望。

接下来,诗人强调自己的内心并不因外界的困扰而动摇,表现出一种精神上的坚韧和从容。这种自我修养与内心的平和,正是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民众正义感的坚定信念。诗句中的“威仪不被忧心乱”,展示了诗人对个人品德与社会责任感的坚守,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与信仰。诗人在不安的时代中,留给读者一种坚定和希望的力量,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身似柏舟无倚着”:自喻如同孤舟,无依无靠,感受到人生的孤独。
    • “心非席石可推移”:心境坚定,不能随意动摇,表明对信念的坚持。
    • “威仪不被忧心乱”:尽管外界压力大,内心依然保持威仪与镇定。
    • “始信生民有秉彝”:最终相信人民仍有正义与道德。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的身心比作柏舟,强调孤独感。
    • 对仗:前后两句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内心平和的追求,以及对社会正义的信念,传达出一种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柏舟:象征孤独与无依,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席石:象征不定与脆弱,表明心灵的坚定与不屈。
  • 威仪:象征个人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身似柏舟”中“柏舟”象征了什么?

    • A. 富贵
    • B. 孤独
    • C. 光明
  2. 诗中“威仪不被忧心乱”表达了什么?

    • A. 内心不安
    • B. 内心安定
    • C. 对外界的期待
  3. “生民有秉彝”中“秉彝”的意思是?

    • A. 反叛
    • B. 正义
    • C. 贫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关注社会百姓的疾苦。
    • 李白《将进酒》:展现人生态度与对现实的反思。
  •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普与王维的作品,王维的诗往往充满自然意象,而陈普则更关注内心的表达与社会的观察,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陈普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经典诗词的深入解析与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月四日骤煖 晚归石湖 次韵知郡安抚元夕赏倅厅红梅 秋日 径山倾盖亭 园田叹四绝 枕上二绝效杨廷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初秋閒记园池草木五首 其三 赠赵廉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名靰利鞚 气断声吞 谗逐 包含呱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龙禁 草茅之臣 廾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一倡三叹 包含洗的词语有哪些 灵祖 釆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沉机观变 磬甸 祺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