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5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59:30
咏史上·赵充国
作者: 陈普 〔宋代〕
五万消磨作四千,
羌人镣尽汉人全。
并生虽愧征苗旅,
比似嫖姚却大贤。
整首诗的意思是:经过五万次的战斗,最终只剩下四千士兵,羌族的镣铐消除了,而汉人却安然无恙。与生俱来的愧疚让人感到自己对征讨苗族的旅程有所不足,但与历史上的嫖姚相比,赵充国无疑是更为高尚的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多清新、隽永,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历史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及民族冲突频繁之际,诗人通过回望历史,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反思。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历史的沧桑和士兵的艰辛,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展现出战斗的残酷和士兵的命运,五万士兵消磨至四千,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接着提到羌人镣尽而汉人全,反映了战争中的胜利与代价,士兵们经历了生死考验,却仍然可以保持生存。最后两句则引入嫖姚这一历史典故,表明诗人对于赵充国的赞美,认为其比起历史上的贪图享乐者更加高尚,表达出一种对历史人物价值的重新审视。这首诗不仅是对士兵的怀念,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呼唤,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表达了对士兵的敬意和对历史的思考,强调高尚与贪婪之间的对比,体现出一种民族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羌人”指的是哪个民族?
诗中提到的“嫖姚”象征着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