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4:4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4:42:02
溪山有底好,适契贫士欲。
敢论生不侯,但喜梦非仆。
千秋钓台水,不濯市朝足。
而我独何人,得寓尘埃目。
携筇纵朝步,初日穿林麓。
西风扶两腋,一举千里鹄。
东窥夫差国,繁华混真俗。
浊流驾颓波,一往不可复。
之子居其间,嗜古追前躅。
为寄无弦琴,一和郢中曲。
这溪山风景多么美好,正合适贫士的愿望。
我不敢谈论身世显赫,只喜欢在梦中不做仆人。
千秋钓台的水,不会在市朝的喧嚣中洗净。
而我究竟是谁,能在尘世中保持清明的目光。
我拄着竹杖漫步于朝阳之下,初升的太阳穿透林间的山麓。
西风轻扶我的两腋,仿佛一举千里而去的鸿雁。
向东眺望夫差国,繁华与真实混杂在一起。
浑浊的河流驾着颓波,向前奔流再也无法回头。
那些人居住在其中,嗜好古物追逐前人的足迹。
为此我寄托无弦琴,和着郢中的乐曲。
陈渊,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现实。
此诗作于诗人登上钓台时,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表达了隐士的生活理想与追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溪山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心中对贫士生活的认同。从“敢论生不侯”到“但喜梦非仆”,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薄,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宁静。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通过对钓台水的描写,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仿佛想要逃离繁华尘世,追寻内心的安宁。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他独特的生活方式,携筇漫步于朝阳之下,感受到西风的轻拂,象征着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勇气。此时,诗人向东眺望夫差国,感受到繁华与真实的混杂,进一步引发对世俗的思考。
最后,诗人提到“无弦琴”和“郢中曲”,象征着对古代文化的追求与对美好生活的寄托。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与高远的理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个人理想的结合,表现了对清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深刻反思。
诗中“溪山有底好”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自然景色
B. 丰富的历史文化
C. 繁华的都市生活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轻视与淡薄
C. 忽视不计
“无弦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追求古文化
B. 生活的烦恼
C. 名利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