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2:56
惊疑浓雾蔽层霄,咫尺浑如万里遥。却怪东风吹不散,园花开日也无聊。
浓厚的雾气遮蔽了天空,近在咫尺的景物好像远在万里之外。奇怪的是,东风怎么也吹不散这雾,花园里的花在阳光下绽放,却显得无比无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东风通常在古诗词中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带来生机与希望,但诗中却展现了东风无法散去浓雾的无奈,反映了春天的矛盾和无聊。
作者介绍: 施梅樵(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因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入细腻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 《春烟》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诗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关注自然和个人情感。施梅樵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感受,虽然春天的花开令人欣喜,但浓雾的笼罩却使得这种欣喜显得无聊。
《春烟 其一》是一首描绘春季景象的诗作,诗中以浓雾作为背景,表现了春天的特有气候和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惊疑浓雾蔽层霄”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朦胧、神秘的春日早晨,浓雾遮蔽天空,使人感到不安和疑惑。咫尺之间的事物因浓雾而变得模糊,仿佛一切都被隔绝,令人感到孤独和无奈。
接下来的“却怪东风吹不散”则引出了一种矛盾感:东风本应是春天的象征,带来温暖和清新,但在此却无能为力,无法驱散浓雾,反而让人感到一种压抑的气氛。这里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思考,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浓雾带来的无聊与无奈。
最后一句“园花开日也无聊”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尽管花园里的花朵在阳光下争相开放,象征着生命的绽放,但在浓雾的笼罩下,这种美丽却显得如此平淡无趣,仿佛一切美好都被无形的力量所掩盖。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失落,给人以深思。
惊疑浓雾蔽层霄:
咫尺浑如万里遥:
却怪东风吹不散:
园花开日也无聊: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浓雾的压抑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慨。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诗人对浓雾的态度是怎样的?
“园花开日也无聊”反映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