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壹斋师钱书图 其二

《题壹斋师钱书图 其二》

时间: 2025-05-06 20:21:37

诗句

两朝御赐重琅玕,万本丹黄手校完。

白发几人谭旧事,茂陵曾识写书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21:37

原文展示

题壹斋师钱书图 其二
作者: 祁寯藻 〔清代〕

两朝御赐重琅玕,
万本丹黄手校完。
白发几人谭旧事,
茂陵曾识写书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学者的生平与经历。诗中提到他曾受到两朝皇帝的重赏,获得珍贵的琅玕(美玉),并且完成了成千上万本的书籍校对。如今,他和一些白发苍苍的人们聚在一起,讨论往日的故事。茂陵(即汉代的茂陵,汉武帝的陵墓)里曾经识得一位书官,他在书法上有着卓越的才能。

注释

  • 御赐:皇帝赐予。
  • 琅玕:一种美玉,象征珍贵之物。
  • 丹黄:指书籍的颜色,意指古籍。
  • 手校:亲自校对。
  •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历史文化名地。
  • 书官:专门负责书写和校对的官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祁寯藻(1718-1790),字梦阮,号崇雅,清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历史典故和日常生活。祁寯藻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修养,作品多涉及社会、历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写书法与书籍的校对,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书籍和历史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整齐,对仗工整,展现了诗人扎实的文学功底。内容上,诗人通过描绘自我与他人的经历,传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两朝御赐的重琅玕,象征了诗人的成就与荣耀,万本丹黄的手校则体现了他对学术的认真与细致。最后几句则引发读者对历史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老年人对往事的回忆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文化记忆的传承。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经历与历史的交融,唤起了读者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朝御赐重琅玕:诗人曾受到两位皇帝的赐封,说明他在政治与文化上的地位。
  • 万本丹黄手校完: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辛勤校对大量书籍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学术的严谨态度。
  • 白发几人谭旧事:通过描写与老友的聚会,表达了对往事的深情回忆与怀念。
  • 茂陵曾识写书官:揭示了诗人对书法和文化传承的敬重,茂陵的书官象征着文化的延续。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工整。
  • 象征:琅玕和书籍象征着文化与知识的宝贵。
  • 隐喻:白发的老者象征着历经岁月的智慧与见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文化与知识的珍视,以及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诗人通过个人的经历,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同时也唤起了对过往人事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琅玕:象征珍贵的文化传承。
  • 丹黄:代表古籍与知识的积累。
  • 白发:象征智慧和岁月的积淀。
  • 茂陵:历史的象征,承载着文化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琅玕”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文化与知识
    D) 自由
    答案:C

  2. “万本丹黄”中的“丹黄”指的是什么? A) 书籍的颜色
    B) 诗人的心情
    C) 书法的风格
    D) 文化的传承
    答案:A

  3. 诗人提到的“白发几人”指代哪些人? A) 年轻人
    B) 学者
    C) 老年人
    D) 皇帝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祁寯藻的《题壹斋师钱书图 其二》更侧重于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两者均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内涵,但关注的焦点截然不同,体现了各自时代与个人经历的差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题壹斋师钱书图 其二》,也希望能够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与探索。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满江红(张总领□□生日六月十八日) 水调歌头·风露浸秋色 翌日约客有和者再用韵四首 送刘寺丞赴浙西提举分韵得霄字盐官县以海漂 杨极父挽诗 二月十九日席上赋四首 水调歌头 李彭州生日 送范吏部知崇庆分韵得兮字 真除后谩记所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苦后甜 攴字旁的字 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慨当以慷 破赀 补阙灯檠 律院 隐跃跃 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背地里 四不拗六 鬼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刑胥 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