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0:00
禁中前欲唤公归,读轼文章每叹奇。
玉节不烦熬雪海,金芝元合产铜池。
愈郊各洗饥寒语,甫白曾为汗漫期。
上尽青云记回首,某丘某水钓游时。
在禁中前想要呼唤公子归来,读到苏轼的文章总是感叹其奇妙。
玉节不需要辛苦地渡过雪海,金芝本就应该生长在铜池中。
更远的郊外各自洗去饥寒之语,刚白的天曾为畅快的时光。
登上青云之上,回首往事,某个山丘某片水域,正是我钓鱼游玩的时光。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字仲明,号山谷,曾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辞官归隐,热爱山水,追求清丽的诗风。他的诗歌风格受到了李白、王维等人的影响,以豪放和清新著称。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归隐后,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
刘克庄的《重次林守韵并阑臞轩二首》以清新脱俗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便点出“禁中”,暗示了诗人对权力的厌倦,转而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通过对苏轼文章的赞叹,表明了对文人风骨的崇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玉节不烦熬雪海,金芝元合产铜池”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诗人在愈发清冷的环境中,依然能保持心中的热情,追求理想与真情,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坚定的心态。
最后几句“上尽青云记回首,某丘某水钓游时”,既是对往昔快乐时光的追忆,又是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给整首诗增添了层次感,使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从容与淡泊。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内心世界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自然与友人的向往,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理想的情感基调。
诗中“禁中前欲唤公归”中的“公”指的是:
A. 皇帝
B. 朋友
C. 诗人自己
D. 隐者
“玉节不烦熬雪海”中的“熬雪海”主要象征:
A. 美好的生活
B. 艰难的环境
C. 友情的考验
D. 自然的美好
诗中提到的“金芝”象征:
A. 贫穷
B. 富贵
C. 友情
D. 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