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5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1:25
问讯大渊痔疾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秋来日日候双凫,霍地光阴迫岁除。
古有客过雄寂寞,今无人问白何如。
苏先自说饥餐面,蒙叟曾嗤舐得车。
纵使村翁穷到骨,岂无薄醴与枯鱼。
秋天来了,日复一日等待着候鸟的到来,光阴飞逝,岁末将至。古时候有客人经过这里,虽然寂寞,但总有人来访;如今却无人问津,真让人感到无奈。苏东坡自言自语,说他饥饿得只能够吃面条,蒙叟曾经嘲笑过他舔着车子。即便是村里的老翁穷得快要骨头都露出来,难道就没有一点儿酒和干鱼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贞甫,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作品风格清新,常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情世态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天,正值岁末,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个人的孤寂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情冷漠的感慨。
《问讯大渊痔疾》一诗通过秋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感受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慨。全诗以秋日的候鸟为引子,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感受。首句“秋来日日候双凫”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的秋天场景,候鸟的到来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延续。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逐渐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今无人问白何如”直白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失落与渴望。
“苏先自说饥餐面,蒙叟曾嗤舐得车”两句则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遭遇,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苏东坡的自我调侃展现了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自嘲,而蒙叟的嘲笑则传达了对生活不易的无情揭示。最后一句“纵使村翁穷到骨,岂无薄醴与枯鱼”更是将诗歌推向了高潮,表现出即使再贫穷,也总有些微的生活乐趣与希望。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有力,情感深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表达了对人情冷漠的失落感,对生命的珍惜与反思,展现了即使在困境中仍要寻找生活乐趣的心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苏先”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秋来日日候双凫”中的“双凫”象征着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