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9:04
《溪庵十首》
作者:刘克庄
涨水侵门堂跳蛙,
偶来常是到昏鸦。
宛如逆旅主人舍,
谁访毗耶居士家。
煨芋不嫌牛粪火,
供茶就用鹿衔花。
老来脚力全非昔,
且可龛中坐结跏。
涨水淹没了门前的堂屋,青蛙在水中跳跃;
偶尔有时光顾这里的,常是傍晚时分的乌鸦。
这地方就像是路过的旅人暂时栖息的客舍,
谁会来探访这位隐居的毗耶居士呢?
煨芋头的时候不在乎牛粪火的温度,
泡茶时就用鹿衔着的花朵。
年纪大了,走路的力气已经不如从前,
但至少可以在佛龛前坐着,双腿盘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毗耶居士”可能与佛教有关,表达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对世俗的超脱。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澹庵,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曲与诗歌。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溪庵十首》写于南宋时期,反映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尘嚣的逃避,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溪庵十首》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点滴,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涨水侵门堂跳蛙”,描绘出水淹环境中生机勃勃的景象,青蛙的跳跃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动的自然气息。而“偶来常是到昏鸦”则体现了孤寂的生活,只有傍晚时分的乌鸦来访,突显出一种寂寞与安宁。
诗中“宛如逆旅主人舍,谁访毗耶居士家”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孤独,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随后的“煨芋不嫌牛粪火,供茶就用鹿衔花”,则通过生活细节,展现出一种不拘小节、与世无争的洒脱与恬淡。
最后两句“老来脚力全非昔,且可龛中坐结跏”更是反映了作者对年华逝去的感慨与对内心安宁的追求。整体来看,诗歌以自然景物为依托,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给人以宁静的心灵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溪庵十首》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昏鸦”主要是在什么时间出现的?
诗中提到的“煨芋不嫌牛粪火”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王维更多地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刘克庄则更加注重内心的安宁与哲理的思考。两者都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却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