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1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13:08
盛德能容人有技,忮心尤忌士知名。
训狐声厉憎韩子,鹦鹉才高累祢平。
斑特隐君几负局,塞鸿奴辈不烦坑。
客来林下温前话,尚得山翁掩耳惊。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宽容与嫉妒的思想。拥有卓越品德的人能够容忍他人的才能,而那些心怀嫉妒的人却害怕别人出名。即使是训斥狐狸的声音,依旧厌恶韩子;而聪明的鹦鹉却因才华而困扰了祢平。斑特隐君几乎被局势所困,塞鸿奴等人则不必再被埋没。客人来到林下,与我温和地交谈,连山中的老翁都忍不住掩耳惊叹。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世昌,号白云,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以诗词闻名,尤其擅长古体诗。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该诗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士人群体的关注与思考,尤其是对嫉妒和宽容之间关系的探讨。
刘克庄的《十和》是一首充满智慧的诗,探讨了人性中的嫉妒与宽容。诗中通过对比盛德与忮心的态度,揭示了人在面对他人才能时的复杂情感。盛德者,具备包容心,能够欣赏他人的才华,而忮心者则因嫉妒而心生厌恶。诗中提到的“训狐声厉憎韩子”,更是形象地描绘了社会中对有才之人的误解与排斥。
诗人在描写这些情感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鹦鹉才高累祢平”,寓意聪明才智也可能成为负担,反映了才华与压力的辩证关系。诗的后两句则转向一种更为轻松的氛围,通过“客来林下温前话”描绘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表明在宽容的环境中,交流与理解是可能的。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刘克庄深刻的社会观察能力,还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传达出一种对和谐社会的美好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性中的嫉妒与宽容,表达了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刘克庄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忮心”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十和》更侧重于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入探讨,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个人情感和豪情壮志。两者虽风格迥异,但均展现了对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