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答令狐士曹、独孤兵曹联骑暮归望山见寄

《答令狐士曹、独孤兵曹联骑暮归望山见寄》

时间: 2025-05-02 13:18:59

诗句

共爱青山住近南,行牵吏役背双骖。

枉书独宿对流水,遥羡归时满夕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8:59

原文展示:

共爱青山住近南,
行牵吏役背双骖。
枉书独宿对流水,
遥羡归时满夕岚。

白话文翻译:

大家都喜欢青山,住得离南方很近;
出行时牵着官吏的马,背后是双双的骖马。
白白地在水边独自宿夜,对着流水思索;
遥远地羡慕归来的时刻,山间晚霞满天。

注释:

  • 共爱:大家共同喜爱。
  • 青山:青翠的山。
  • 住近南:住在南方附近。
  • 行牵吏役:出行时牵着官吏的马。
  • 枉书独宿:白白地在水边独自过夜。
  • 对流水:面对流动的水。
  • 遥羡:远远地羡慕。
  • 归时满夕岚:回来的时候,山间的晚霞满天。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青山”与“晚霞”作为自然意象,常常在古诗词中象征着安宁与美好,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韦应物在官场生活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疲惫。

诗歌鉴赏:

韦应物的《答令狐士曹、独孤兵曹联骑暮归望山见寄》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青山的热爱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共爱青山住近南”便直接表明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的情感,而“行牵吏役背双骖”则描绘出诗人出行时的情景,暗示了他在官场中的角色。接下来的“枉书独宿对流水”,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遥羡归时满夕岚”,则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羡慕,夕岚的美丽令人向往,形成了一种对比,使得诗中既有官场的现实,又有自然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感情的流露,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共爱青山住近南:表明诗人与友人共同喜爱自然美景,居住在南方的青山附近,展示出对自然的热爱。
  2. 行牵吏役背双骖:描绘出诗人出行的场景,牵着官吏的马,暗示着他在官场中扮演的角色。
  3. 枉书独宿对流水:表现了诗人独自面对流水的孤独感,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4. 遥羡归时满夕岚: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夕岚的美丽让人心生向往,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流水比作时间的流逝,暗示生活的无常。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的修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青山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好,寄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隐喻人生的短暂。
  • 夕岚:代表归隐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是诗人理想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共爱青山”的意思是: A. 只爱青山
    B. 大家共同喜爱青山
    C. 爱山不爱水

  2. “枉书独宿对流水”中的“枉书”指: A. 不必要的书信
    B. 白白地写信
    C. 没有书

  3. 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态度是: A. 赞美与羡慕
    B. 无所谓
    C. 反对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韦应物《答令狐士曹》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为细腻,注重景物描写,韦应物则更强调情感的流露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查询

秋日枕疾 其四 秋日枕疾 其三 秋日枕疾 其二 秋日枕疾 其一 春月卧病至夏首 送邓士曾给事以言事谪金坛名继曾 夜泊 癸未除夕 春雪寄内 长安遇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蠓蠛 鸣珂锵玉 弓背 松柏之茂 大喝一声 风马牛不相及 苍狗白衣 哈昔泥 知足常乐 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凵字底的字 鬥字旁的字 滕薛争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