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悲故交

《悲故交》

时间: 2025-05-10 07:53:04

诗句

白璧众求瑕,素丝易成污。

万里颠沛还,高堂已长暮。

积愤方盈抱,缠哀忽逾度。

念子从此终,黄泉竟谁诉。

一为时事感,岂独平生故。

唯见荒丘原,野草涂朝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3:04

原文展示:

悲故交
韦应物 〔唐代〕

白璧众求瑕,素丝易成污。
万里颠沛还,高堂已长暮。
积愤方盈抱,缠哀忽逾度。
念子从此终,黄泉竟谁诉。
一为时事感,岂独平生故。
唯见荒丘原,野草涂朝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与悲痛。白璧虽美,但人人都在寻找其瑕疵;素丝虽洁,却容易被污垢沾染。经历万里颠沛,归来时已是高堂暮色。心中的积愤与哀伤交织,难以自已。想到故友从此不在,黄泉之下又有谁能倾诉?这一切皆因时事的感触,难道不是我一生的悲哀?如今只见荒丘原野,野草上沾满了晨露。

注释:

  • 白璧:洁白的玉石,比喻美好事物。
  • 素丝:纯洁的丝线,象征纯粹。
  • 颠沛:形容经历艰难困苦的状态。
  • 高堂:指高大的房屋,常用来指代家乡或故居。
  • 黄泉:指阴间,死亡的地方。
  • 积愤:积累的愤怒。
  • 缠哀:缠绕的哀伤。

典故解析:

“黄泉”常用于古代文学,指代阴间,反映了人们对死亡和故友的思念。诗人通过黄泉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去者的无法诉说的哀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人生的感悟与自然的景象,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悲故交”创作于唐代,诗人或因身边朋友的离世而感怀,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悲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悲故交》是一首充满深情的哀悼诗,韦应物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故交的怀念。诗的开头以“白璧众求瑕,素丝易成污”引入,强调了人们在追求完美时的苛求,同时也暗示了人性的脆弱和易受伤害。随后的“万里颠沛还,高堂已长暮”,展现了诗人经历的艰辛与归来的无奈,时间的流逝使得原本温暖的高堂变得凄凉。

在情感的积累中,诗人表现出深切的愤懑与哀伤,尤其是“念子从此终,黄泉竟谁诉”,传达了失去故友后的孤独与无奈。诗的最后以“唯见荒丘原,野草涂朝露”作结,景象的荒凉与内心的悲凉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细腻,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朋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璧众求瑕:人们对美好的事物总是挑剔,难以满足。
  2. 素丝易成污:纯洁的东西容易被污染,暗示人性的不完美。
  3. 万里颠沛还:经历了万里艰辛的归来,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艰难。
  4. 高堂已长暮:回到家中,却已是黄昏,时间的流逝令人感慨。
  5. 积愤方盈抱:心中的愤怒与悲伤交织,难以释怀。
  6. 缠哀忽逾度:哀伤的情感愈发沉重,无法自已。
  7. 念子从此终:思念的朋友已不再,内心的痛苦难以言表。
  8. 黄泉竟谁诉:逝去者在阴间,谁能倾诉心中的哀痛?
  9. 一为时事感:这一切皆因社会动荡带来的感触。
  10. 岂独平生故:不仅是平生之交的离去,更多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11. 唯见荒丘原:如今只见荒凉的土丘,反映内心的孤寂。
  12. 野草涂朝露:晨露沾湿了野草,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璧和素丝比作美好事物,反映人们对完美的追求。
  • 对仗:全诗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黄泉、荒丘等意象的使用,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交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人们在失去后的孤独与无奈,深刻反映了人性的脆弱与生命的短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璧:象征着美好与纯洁。
  • 素丝:代表着纯洁与脆弱。
  • 高堂:象征着家与温暖。
  • 黄泉:代表死亡与失去。
  • 荒丘:象征着孤独与悲凉。
  • 野草: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璧众求瑕”表达了什么含义?
    A. 美好的东西总是受到关注
    B. 所有的白璧都没有瑕疵
    C. 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够
    D. 美好事物令人厌倦

  2. “黄泉竟谁诉”这一句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A. 说话的人在黄泉中
    B. 逝去的朋友没有人倾诉
    C. 生活中的烦恼
    D. 诗人的孤独感

  3. 诗中的“高堂已长暮”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热情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描绘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 《江雪》(柳宗元):表达了孤独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与《悲故交》的对比:都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离别的伤感,但李白的作品更多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而韦应物则更强调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韦应物研究》

相关查询

如梦令 临江仙 渔家傲 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 玉蝴蝶 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春日 咏史十一首 其五 杂诗六首 其三 杂诗六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不在焉 鸟字旁的字 体量 两点水的字 口译 置结尾的成语 散页 先字旁的字 含糊其词 推允 习作 城中桃李 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景星凤凰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旁引曲证 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