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0:54
岂料无双士,还同哙等看。
真王不负汉,大将独追韩。
功已高三杰,恩犹报一餐。
最怜钟室恨,辜负钓鱼竿。
谁能想到这样无双的人物,如今还与那些庸碌之辈共处一堂。真正的帝王并没有辜负汉朝的基业,而伟大的将领却独自追随韩信。虽然他已具有与三杰相当的功劳,但恩宠仍然只是一顿饭而已。最令人怜惜的,莫过于那钟室的遗恨,辜负了钓鱼的闲情。
华绍濂,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以其诗词见长,作品常流露出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清代,背景是对汉代名将韩信的追忆与反思,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以及对权力与恩宠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韩信的回顾,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与多面性。诗中提到的“无双士”暗示了韩信的卓越才能,而“哙等”则将他与当今的庸碌之辈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时代的变迁与价值观的差异。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功已高三杰,恩犹报一餐”,既是对韩信的功绩认可,也透露出对他命运的惋惜,表明即便是英雄,最终也难逃权力的游戏和世俗的冷漠。
“最怜钟室恨,辜负钓鱼竿”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钟室的恨意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与无奈,而钓鱼竿则代表着一种理想化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失落之间的矛盾。整首诗用简练而深刻的文字描绘了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引发读者思考历史与个人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韩信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权力游戏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流露出一种对英雄命运的惋惜与反思。
韩信被称为“无双士”,是因为他具有什么样的特质?
A. 平庸
B. 杰出
C. 无能
“功已高三杰,恩犹报一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韩信的赞美
B. 对权力的不满
C. 对历史的怀念
“钟室恨”所代表的意象是什么?
A. 现实的无奈
B.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C. 对历史的怀念
比较华绍濂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思考,但华绍濂的诗更加关注于英雄的命运与无奈,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崇敬与感慨。两者共同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