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0:05
十万人家天堑东,
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
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自生兰叶小,
响廊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
尽日愁吟谁与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华的场景,十万户人家在天堑的东边,音乐与舞蹈在春风中弥漫。名声归于范蠡的五湖之畔,而国家却因西施的笑容而破灭。小兰叶在香径上自生,响亮的走廊映照着空旷的月光。酒杯前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只是怀念往昔,整日愁苦吟唱,却无人相伴。
作者介绍:杨乘,唐代诗人,生平不详,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破家亡之时,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过往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反映出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葛。
《吴中书事》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描绘江南美景的同时,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对国家命运的感叹。诗开篇以“十万人家天堑东”勾勒出繁华的场景,这是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管弦乐的声音与春风交织,展现出春天的活力与生机。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范蠡与西施的典故引入,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国家的兴衰与美人的悲剧。
第二节通过“香径自生兰叶小”与“响廊深映月华空”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孤寂的情景,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当下的失落与空虚。最后两句“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用词优美,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又有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敏锐的情感。通过对比与意象的交融,诗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既美丽又悲凉的情感,既是对吴中繁华的赞美,也是对历史兴衰的感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吴中美景与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体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的交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范蠡”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的主题主要是?
诗中提到的“国破西施一笑中”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吴中书事》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前者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的孤独,后者则更多地展现出自然之美和个人情感的激昂,二者在主题与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吴中书事》的诗意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