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4:53
夕烟低罥绿杨丝,路畔酴醾落几枝。
廿四番风春到尾,初三夜月细如眉。
依稀人语樵还舍,轣辘车声犬吠篱。
城郭归途犹十里,吟诗不觉马行迟。
傍晚的烟雾低垂,笼罩着绿杨树的细丝,路边酴醾花落下几枝。春天已经快要结束,二十四个节气的风也吹到了尾声,初三的夜晚,月光细得如同眉毛。隐约听到人声,是樵夫回到家中,车轮的轧轧声和犬吠声交织在篱笆旁。归城的路上还有十里远,我吟诗不觉马也走得慢了。
郭长清,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和乡村生活的宁静,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乡村景象。
此诗写于春晚时分,诗人归途中,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恬淡与宁静,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山村晚归》是一首描绘乡村晚归情景的诗作,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中描绘的傍晚烟雾、绿杨丝、酴醾花等意象,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尤其是“初三夜月细如眉”的描写,形象生动,将夜晚的柔和与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随着归途的延续,诗人听到了樵夫的声音和犬吠,生活的气息愈发浓厚,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最后一句“吟诗不觉马行迟”,则流露出诗人对生活节奏的感悟与沉醉,表现了他在自然与诗歌中的悠然自得。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本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乡村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在回归城市的路途上对生活的感悟与沉醉,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感基调。
诗中“初三夜月细如眉”中的“细如眉”是形容什么?
a. 月光的明亮
b. 月光的细腻
c. 月亮的颜色
诗人听到的声音有哪几种?
a. 樵夫的声音和犬吠声
b. 鸟叫声和风声
c. 人声和马蹄声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归途的急迫
b. 对生活的沉醉
c. 对自然的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