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2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29:20
阴阴桃李晚妆迟,万里桥头叫子规。
拜月归来人语静,金钗失在竹廊西。
在阴影下的桃李花开得晚,妆容显得有些迟缓,
在万里长桥的尽头,传来杜鹃鸟的叫声。
月下归来的行人,轻声细语,周围显得格外宁静,
她的金钗遗落在竹林的西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叔承(公元1510年-公元1580年),明代诗人,字仲华,号白石。生于浙江,王叔承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和人生感悟,作品以简洁明快而著称。
创作背景: 《竹枝词》系列诗作是王叔承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诗作写于王叔承在乡间生活的日子,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细腻感受。
这首《竹枝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以桃李、杜鹃、月光、金钗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富有画面感的场景。首句“阴阴桃李晚妆迟”,描绘了桃李花在晚春时节的姿态,暗示着花期的延续与青春的短暂,透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接着,万里桥头的杜鹃歌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令人联想到离别与思念,传达出一种深情的期许与渴望。
“拜月归来人语静”,在寂静中归来的行人,似乎在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安详,同时也引发了对过去的回忆。而“金钗失在竹廊西”,则在最后一行中留下了一个悬念,金钗的遗失象征着记忆的断裂和失落,进一步增强了全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以闲适的笔调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情景致,透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往的怀念,展现了王叔承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主义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展现了一种温柔而细腻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阴阴桃李晚妆迟”中“妆迟”指的是什么?
a) 花开的时间
b) 人的妆容
c) 夜晚的景色
答案:b
杜鹃鸟在这首诗中主要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思念与离别
c) 自然美景
答案:b
本诗的整体情感基调是?
a) 快乐与欢愉
b) 失落与怀念
c) 轻松与幽默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叔承的《竹枝词》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月亮的欣赏与对人生的感慨,但王叔承更注重细腻的人情描写,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奔放。两者在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