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日小轩独坐

《春日小轩独坐》

时间: 2025-04-28 05:08:18

诗句

江南棕笋正时新,滋味还思养病身。

暮雨过云初有电,老莺啼树已无春。

虚名晚合徒多累,同辈生存仅数人。

净扫虚轩炷香坐,只将篇什拟心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08:18

原文展示:

春日小轩独坐
作者: 张翥 〔元代〕

江南棕笋正时新,
滋味还思养病身。
暮雨过云初有电,
老莺啼树已无春。
虚名晚合徒多累,
同辈生存仅数人。
净扫虚轩炷香坐,
只将篇什拟心神。

白话文翻译:

在江南正是棕笋生长的时节,我还想着用它来养身体。
暮雨过后,云层间闪现出电光,树上的老莺啼鸣,却已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
空有虚名,晚年才明白这不过是多余的负担,同辈中生存下来的,只有寥寥数人。
我打扫了小轩,点燃香坐下,只想借着诗文来安抚心神。

注释:

  • 棕笋:一种竹子的嫩芽,春天时节生长,富有营养。
  • 滋味:指美味或滋补的效果。
  • 暮雨:傍晚时分下的雨。
  • :指闪电,常用来形容光亮或惊讶。
  • 虚名:指没有实质内容的名誉。
  • 净扫:清扫干净。
  • 炷香:点香,表示一种清净的修身行为。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通过对春天、雨水、莺鸣等自然意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感慨,及对养生、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擅长诗词与散文,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日,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健康的关注以及对春天的感慨,表现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世事的淡然。

诗歌鉴赏:

《春日小轩独坐》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生命的思考。首联以“江南棕笋正时新”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棕笋的嫩鲜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滋味还思养病身”则引出了诗人对健康的关注,表现出他对生活质量的重视。

接下来的“暮雨过云初有电,老莺啼树已无春”则在意象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雨后的电光与老莺的鸣叫,一方面表现出春天的流逝,另一方面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无情的感慨。诗人在这里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的变化,还有内心的孤独和对同辈生存的思考。

“虚名晚合徒多累”体现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法,晚年才领悟到名声的负担,而“同辈生存仅数人”则暗示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两句“净扫虚轩炷香坐,只将篇什拟心神”更是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通过打扫小轩、点香的仪式,来寻求心灵的寄托与安慰。

整首诗在宁静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思考,透过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健康、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南棕笋正时新: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生机,棕笋的嫩芽象征着新生。
  2. 滋味还思养病身: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的关注,认为棕笋有助于养生。
  3. 暮雨过云初有电:描绘了傍晚的雨后景象,电光闪现增加了诗的动感。
  4. 老莺啼树已无春:感叹春天的逝去,老莺的啼鸣反映了时光的流逝。
  5. 虚名晚合徒多累:反思名利的无意义,晚年时才明白其负担。
  6. 同辈生存仅数人:表达了对生命孤独与无常的感慨。
  7. 净扫虚轩炷香坐:打扫小轩,点香,展现了追求内心宁静的意愿。
  8. 只将篇什拟心神:最终回归于诗文,寻求心灵的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棕笋比作养生的食物,形象生动。
  • 对仗:如“虚名晚合徒多累”,增添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老莺啼鸣,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诗人对生活、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健康、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人在春天的景象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孤独,表达出对名利的淡漠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棕笋:生机与健康的象征。
  • 暮雨:生命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 电光:瞬间的美丽与惊艳,象征着生命的短暂。
  • 老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无情。
  • :内心的宁静与修身养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棕笋”主要象征什么?
    A. 健康
    B. 财富
    C. 名声
    D. 友情

  2. “虚名晚合徒多累”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明白名利的负担
    C. 享受生活
    D. 追求自由

  3.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追求内心的宁静?
    A. 旅行
    B. 打扫小轩、点香
    C. 交友聚会
    D. 阅读古书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张翥的《春日小轩独坐》同样描绘春天,前者更多表现对国家的忧虑,后者则是内心的独白与宁静的追求。两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分别侧重于宏观与微观的生活感受。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情感与意象》

相关查询

经桃源 换苏印和弟颖叔 其二 换苏印和弟颖叔 其一 金山 绝笔诗 寒食寄李补阙 春日田园杂兴二首 其一 春日田园杂兴二首 其二 春日田园杂兴二首 春日田园杂兴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屮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赭衣满道 餐松啖柏 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贼走关门 恶作剧 口字旁的字 琴心剑胆 真庭 貝字旁的字 耶溪 彐字旁的字 包含怡的词语有哪些 好慕 宵类 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