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8:37
摸鱼儿·送春
作者: 张翥 〔元代〕
涨西湖半篙新雨,麯尘波外风软。
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
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
莺娇燕婉。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
莫放酒杯浅。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
如今游兴全懒。山容水态依然好,
惟有绮罗云散。君不见,歌舞地,
青芜满目成秋苑。斜阳又晚,
正落絮飞花,将春欲去,目断水天远。
在西湖上,刚刚下过新雨,水面微波荡漾,微风轻柔;
我们乘着小舟一起游至鸳鸯浦,天气变得温暖而又微寒。
帘子半卷,轻轻传来一缕歌声,不碍桃花扇的清凉;
黄莺娇媚,燕子欢快。任凭狂放的客人无情,王孙心中有恨,
不要让酒杯太浅。垂杨岸边,哪里还有红亭翠馆呢?
如今游兴全无,山水的景色依旧美好,
唯有那绮丽的云彩已经散去。你可见,歌舞的地方,
青翠的芜草满目成了秋天的园子。斜阳渐晚,
正是柳絮飞舞,花瓣飘落,春天即将离去,目光所及,水天一色,遥不可及。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擅长描写山水风景,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情感细腻,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摸鱼儿·送春》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流露出对春天的留恋与感伤,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摸鱼儿·送春》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张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即将离去的惆怅。诗的开头描绘了西湖春雨后的景象,水波荡漾,微风轻柔,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似乎让人沉浸在春天的温暖中。接着,诗人通过兰舟游荡于鸳鸯浦,感受到自然的温暖与寒意并存,展现了春季的多变。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对桃花、莺燕的描写,透露出一种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但又自然而然地引入了一个主题:春天即将离去。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依恋,特别是“如今游兴全懒”一句,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惋惜。最后,诗人用“目断水天远”来结束全篇,仿佛在强调一种无法挽留的无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令人感受到一种惆怅与向往,是对春日美景与时光流逝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情感,表现了对春天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反映了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无奈。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怀与思考,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又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珍惜。
诗词测试:
选择题:张翥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鸳鸯浦”象征着___与美好。
判断题: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完全快乐的。(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感受到不同诗人对春天的不同描绘与情感表达,为我们理解春天的美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视角。
推荐书目:
此资料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