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3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0:50
君不见便腹边先生,齁齁昼眠贮五经。
又不见长头贾都尉,喋喋问字聒人耳。
两人挟策烦天机,俱忘其羊乃其理。
不如此翁不知书,肩高颐隐形侏儒。
胸中无物祇嗜酒,酒至辄尽宁留馀。
有时花帽宾客前,清辩倾倒如流泉。
不辞伴客竟佳夕,第恐吻燥舌本乾。
主人从今莫言穷,有此自足当万钟。
但令时与圣贤对,勿学鄙士中空空。
我昔已自闻其风,向来一笑欣相逢。
他时访戴不必见,径须奓户呼此翁。
你看那腹边先生,整天打着鼾,睡得香,囤积了五经的书籍。
再看看那长头的贾都尉,喋喋不休地问字,听得人心烦。
这两人都在烦恼天机,完全忘了自己应该明白的道理。
不如这位老翁,他不识字,身材高大,形似侏儒。
他心中没有学问,却偏爱喝酒,酒到就干,绝不留余。
有时他在宾客面前,口才清晰,谈吐如泉水涌流。
他从不怕伴客共饮,唯恐的是自己的舌头干燥。
主人今后不要再说贫穷,有了这位老翁,足以抵得万钟。
只要能与圣贤对话,千万不要学那些空洞无物的鄙士。
我以前就听说过他的名声,这次相遇让我十分高兴。
以后想访戴不必见,直接来叫这位老翁就可以。
乐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关注社会人情,常以幽默、讽刺的口吻抒发个人见解。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人对读书的态度和对酒的热爱。通过对比不同人群,表达了对知识和人生观的思考。
《比同彦平谒希颜》是一首充满幽默和讽刺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特色,展现了社会中存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开篇提到的“便腹边先生”与“长头贾都尉”形象鲜明,前者象征着懒散和无知,后者则体现了知识的囤积却无实用。两者都在纠结于高深的道理,忘却了生活的本质。
接着,诗人引入了“肩高颐隐”的老翁,他的特点则是无知却有酒量,表现出一种洒脱和随性。老翁的存在不仅打破了前两者的沉闷感,也让读者看到另一种生活态度:不必过于追求知识的表象,而应珍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
整首诗通过轻松的语调和生动的描绘,揭示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即使不懂书本知识,但只要心中有酒,与朋友共饮,便已足够。诗中反复强调与圣贤对话的重要性,显现出诗人对交友的重视和对知识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知识与生活的思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比单纯的书本知识更为重要。诗人通过对比和幽默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理解。
诗中“便腹边先生”指的是哪种人?
诗中提到的老翁有什么特别之处?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