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1:07
鹊桥仙 再寄爽翁二解
作者:樊增祥 〔清代〕
明眸剪水,仙肌胜雪,相遇莫愁湖畔。
山房蒲褐冷于冰,怎禁得摩登低唤。
仙风道骨,餐芝服散,百年才过一半。
再过三十五春秋,更买取莺莺燕燕。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眼睛如同湖水般清澈,肌肤胜过雪白。在莫愁湖畔相遇的情景让人心生欢喜。山房内的蒲团冷得像冰一样,怎能抵挡那轻柔的低语呢?她身上透着仙风道骨的气质,似乎在吃着灵芝、服用着仙药,人生才过了一半。再过三十五个春秋,我还要去买更多的莺莺燕燕,享受这份美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樊增祥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情感,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爱情的追求。诗中描绘的相遇场景和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鹊桥仙 再寄爽翁二解》是一首充满浪漫气息的词作。全诗以清丽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爱情场景。开篇以“明眸剪水,仙肌胜雪”描绘了女子的美丽,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种美不仅仅是外表,更是内涵与气质的结合,展现了理想中的爱情形象。
“相遇莫愁湖畔”则将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诗意的空间。这里的“莫愁”二字,不仅是地名,更是对美好爱情的寄托。在这个湖畔,诗人与女子的相遇仿佛是命中注定,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接下来的“山房蒲褐冷于冰”则带出一种清冷的孤独感,这种对比使得后面“怎禁得摩登低唤”显得尤为动人,轻柔的呼唤打破了寂静,带来了温暖的情感。
再往后,诗人通过“仙风道骨,餐芝服散”表达人生的哲理,强调人生虽短,但在理想中的爱情里,可以实现永恒。这种对“莺莺燕燕”的向往,仿佛在呼唤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整首词在情感上起伏有致,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也有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是一篇极具艺术美感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莫愁湖”是指哪个地方?
“明眸剪水”中的“剪水”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诗中提到的“莺莺燕燕”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