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2:4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2:44:58
岘山枕襄阳,滔滔江汉长。
山深卧龙宅,水净斩蛟乡。
元凯春秋传,昭明文选堂。
风流满今古,烟岛思微茫。
白雁暮冲雪,青林寒带霜。
芦花独戍晚,柑实万家香。
旧国欲兹别,轻舟眇未央。
百花亭漫漫,一柱观苍苍。
按俗荆南牧,持衡吏部郎。
逢君立五马,应醉习家塘。
这首诗描绘了襄阳的壮丽山水和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诗开头提到岘山与滔滔江汉,描绘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接着提到山中的卧龙和水中斩蛟的传说,表达了历史的厚重感。之后提到历史名著和文人的风采,显示出文化的积淀。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及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在未来的旅途中能够畅快而快乐。
作者介绍:李颀,字梦符,号少微,唐代诗人,生于河南,早逝,所作诗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山水景色和抒发离愁别绪。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是李颀在送别友人皇甫曾游襄阳山水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唐代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诗人们常常在游历中创作,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李颀的《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在形式上采用了律诗的结构,具有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特点。全诗以“岘山枕襄阳,滔滔江汉长”为开篇,直入主题,展现了襄阳的壮美山水,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山深卧龙宅,水净斩蛟乡”通过历史典故的引入,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厚度,营造出一种英雄情怀和文化自豪感。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惜别之情。尤其是在描写“白雁暮冲雪,青林寒带霜”时,诗人用自然景物来映衬离别的苍凉与孤独,情感愈加深厚。最后,通过“旧国欲兹别”的句子,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襄阳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和对故乡的眷恋,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情感抒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岘山”位于哪个城市?
“白雁暮冲雪”中的“白雁”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李颀的这首诗更注重对自然和文化的结合,王之涣则侧重于对壮美景色的直接描绘。两者都反映了对友人和故乡的情感,但李颀的诗在历史典故的使用上更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