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6:14
作者: 李颀 〔唐代〕
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
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
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
峰峦低枕席,世界接人天。
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
东林曙莺满,惆怅欲言旋。
我在翠微山的半山腰上过夜,住在高楼里听见暗流泉水的声音。
渔船上点着远处的灯火,山间的磬声在孤烟中飘荡。
衣服轻轻拂过云松之外,门前清澈的河水流淌在银河边上。
峰峦低低地靠着我的床席,世界仿佛与人间相连。
雾气中花朵若隐若现,星星的光辉在河面上闪烁。
东林的晨曦中,黄莺满枝而鸣,让我感到惆怅,想要诉说却又迟疑。
“河汉”指的是银河,古时常用来形容天上的星河,用以表现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哲思。
李颀,字梦符,号延陵,唐代诗人,因诗风清新脱俗而享有盛誉。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抒发情感,风格典雅。
此诗创作于李颀游历山水之际,寄情于自然,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宿香山寺石楼》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诗作。诗中通过夜宿翠微山的场景,展现了一个清幽的山寺环境,给人以宁静之感。开头两句中“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描绘出诗人在高处夜宿,耳边传来泉水的潺潺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渔舟的灯火和山磬的孤烟,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作者的衣服轻轻拂过云松,展现出一种轻盈的状态,似乎他已融入了大自然之中。
随着对“峰峦低枕席”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感受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仿佛身处人间与天际相连的状态。后面的“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则通过光影的对比,展现了夜晚的神秘与美丽,花朵在雾中若隐若现,而星星的光辉则映照在水面上,形成美丽的画面。
最后,东林曙光中黄莺啼鸣,带来了生命的气息与希望,但又引发了诗人的惆怅,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内心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深邃而细腻。
李颀的《宿香山寺石楼》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场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暗泉”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泉水
B. 隐秘的泉水
C. 流淌的河水
D. 汹涌的海浪
“霭霭花出雾”中的“霭霭”是指什么?
A. 清晰的
B. 明亮的
C. 蒙蒙的雾气
D. 强烈的光线
李颀的《宿香山寺石楼》与王维的《鹿柴》均描写自然景色,前者侧重于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思索,后者则表现山林中的清幽与生活的恬淡。两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表达有所不同,李颀更显惆怅,王维则显得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