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4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41:08
原文展示:
知君官属大司农,
诏幸骊山职事雄。
岁发金钱供御府,
昼看仙液注离宫。
千岩曙雪旌门上,
十月寒花辇路中。
不睹声明与文物,
自伤流滞去关东。
你在朝中担任大司农,
皇帝的诏令使你光荣赴骊山任职。
每年发放金钱供养皇宫,
白天看着仙液灌注离宫。
千山万岭上早晨的雪在旌门上闪耀,
十月寒风中花儿在辇路旁凋零。
看不见名声与文物的辉煌,
我只能为自己的流落感到伤感,远离关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骊山是唐代帝王游玩的地方,诗中提到的“仙液”传达了古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十月寒花”则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惆怅。
作者介绍:
李颀,唐代诗人,字仲明,号青山,生于河南,后仕于朝廷。他的诗歌风格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送李回》写于作者送别朋友李回之际,李回被任命为大司农,前往骊山任职。诗人借此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送李回》是一首抒发友谊和个人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李回前往骊山任职的描写,展现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他前途的期待。首联即以“知君官属大司农”开篇,直接指明李回的身份,显示出他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描绘了骊山的仙境,映衬出李回的荣华富贵。
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转向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不睹声明与文物”反映出诗人对自己未能获得名声和地位的遗憾,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奈。整首诗在描绘美好场景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突显了人事无常和友谊的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李回前程的祝福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思索,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颀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仙液”象征什么?
“不睹声明与文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颀的《送李回》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主题上都涉及了送别和朋友之间的情谊,但李颀更侧重于个人的感伤,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