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2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2:22
瀔江秋居作
作者: 贯休 〔唐代〕
无事相关性自摅,
庭前拾叶等闲书。
青山万里竟不足,
好竹数竿凉有馀。
近看老经加澹泊,
欲归少室复何如。
面前小沼清如镜,
终养琴高赤鲤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没有事可做,便随意地抒发情感,
在庭前捡拾落叶,像是在进行一场悠闲的书法练习。尽管青山环绕,万里无边,仍旧觉得
不足,只有几竿好竹,显得清凉而充足。近看这老屋,心境愈发宁静淡泊,想要回到少室山中,
又不知该如何去做。眼前的小池塘清澈如镜,培养琴声的同时,水中游弋着红色的鲤鱼。
贯休的《瀔江秋居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淡泊。诗的开篇便以“无事相关性自摅”引入,表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方式。诗人在庭前拾叶的情景,既是一种闲适的活动,又引申出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接着,诗人提到青山和竹子,表现了秋天的清凉和自然的美好,显得极为舒适。
诗中提到“欲归少室复何如”,这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少室山本身就是隐逸之地,诗人对归隐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在此刻交织。最后的“面前小沼清如镜,终养琴高赤鲤鱼”,则展现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环境。小池塘的清澈和鲤鱼的悠游,让人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蕴含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体现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和平的精神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淡泊名利、隐居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少室”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通过“面前小沼清如镜”描绘了什么样的意象?
诗中提到的“好竹数竿”象征着什么?
答案: 1.A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