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落花五十首 其十二

《落花五十首 其十二》

时间: 2025-05-07 23:30:01

诗句

东园重过怅徘徊,白乱红纷似剪裁。

昨日不知今日异,开时便有落时催。

留连空树浑无赖,牵惹閒愁却悔来。

固蒂长生信三朵,又非仙顶莫栽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0:01

原文展示:

落花五十首 其十二 沈周 〔明代〕

东园重过怅徘徊,白乱红纷似剪裁。 昨日不知今日异,开时便有落时催。 留连空树浑无赖,牵惹閒愁却悔来。 固蒂长生信三朵,又非仙顶莫栽培。

白话文翻译:

再次来到东园,心中充满惆怅,徘徊不前。白色的花瓣和红色的花瓣纷乱交织,仿佛被精心剪裁过。 昨天还不知道今天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花开的时候就已经预示着花落的催促。 留恋于空荡的树下,感到无比无奈,被闲愁所牵扯,却后悔来到这里。 坚信三朵花的固蒂能够长生,但若不是仙境之顶,就不要尝试栽培。

注释:

  • 东园:指诗人常去的园林。
  • 怅徘徊:心中忧愁,徘徊不前。
  • 白乱红纷:形容花瓣的颜色和状态。
  • 剪裁:比喻花瓣的纷乱如同被剪裁过。
  • 留连:留恋不舍。
  • 浑无赖:完全无可奈何。
  • 牵惹:引起,牵动。
  • 固蒂:指花的根部,比喻根基稳固。
  • 长生:长久生存。
  • 三朵:指特定的三朵花。
  • 仙顶:仙境之顶,比喻极高的境界。

诗词背景: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希哲,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的诗画作品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这首《落花五十首 其十二》是沈周在观察落花时所感而作,通过对落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诗中“东园重过怅徘徊”一句,即展现了诗人再次来到东园时的惆怅心情。“白乱红纷似剪裁”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落花的景象,既美丽又凄凉。“昨日不知今日异,开时便有落时催”进一步以花开花落比喻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最后两句“固蒂长生信三朵,又非仙顶莫栽培”则寄托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但又意识到这只能是幻想。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落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1. “东园重过怅徘徊”:诗人再次来到东园,心中充满惆怅,徘徊不前。这里的“怅徘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
  2. “白乱红纷似剪裁”:形容花瓣的颜色和状态,比喻花瓣的纷乱如同被剪裁过,既美丽又凄凉。
  3. “昨日不知今日异,开时便有落时催”:以花开花落比喻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4. “留连空树浑无赖”:留恋于空荡的树下,感到无比无奈。这里的“浑无赖”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无力感。
  5. “牵惹閒愁却悔来”:被闲愁所牵扯,却后悔来到这里。这里的“牵惹”和“悔来”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情。
  6. “固蒂长生信三朵,又非仙顶莫栽培”:寄托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但又意识到这只能是幻想。这里的“固蒂”和“长生”表达了诗人对长生的向往,而“又非仙顶莫栽培”则表达了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乱红纷似剪裁”,将落花的景象比喻为被剪裁过,形象生动。
  • 拟人:如“开时便有落时催”,将花开花落拟人化,赋予了花以生命和情感。
  • 对仗:如“昨日不知今日异”与“开时便有落时催”,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对花开花落的观察,思考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寄托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但又意识到这只能是幻想。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落花:诗中的主要意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东园:诗人常去的园林,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环境和情感寄托。
  • 白乱红纷:形容花瓣的颜色和状态,象征着美丽和凄凉的交织。
  • 空树:留恋于空荡的树下,象征着诗人的无奈和无力感。
  • 固蒂长生:寄托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和幻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白乱红纷似剪裁”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的“昨日不知今日异”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时间的流逝 B. 生命的无常 C. 人生的变化 D. 情感的转变

  3. 诗中的“固蒂长生信三朵”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美丽 B. 长生 C. 自由 D. 幸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王维《鸟鸣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沈周《落花五十首 其十二》: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时光的感慨,但杜甫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沈周则更多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周诗集》:收录了沈周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沈周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提供了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沈周的诗歌。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斗百草 石叻红 斗百草 过中岩 斗百草 荼蘼作花甚盛,词以赏之 斗百草·雨中芍药 双声子 题湖帆仿宋海岳北固云山图 双声子 吊东皋别业故址 双声子 双声子 其二 双声子 其一 双瑞莲 题德愔韶年玉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封额 朱衣象笏 豆字旁的字 文弱书生 举首奋臂 鼓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女字旁的字 心要 巌巐 氏字旁的字 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舞鸾歌凤 艺不压身 近朱近墨 秘册 据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