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裴端公郊居

《题裴端公郊居》

时间: 2025-04-26 21:50:27

诗句

暂随红旆佐藩方,高迹终期卧故乡。

已近水声开涧户,更侵山色架书堂。

蒲生岸脚青刀利,柳拂波心绿带长。

莫夺野人樵牧兴,白云不识绣衣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27

原文展示:

暂随红旆佐藩方,高迹终期卧故乡。
已近水声开涧户,更侵山色架书堂。
蒲生岸脚青刀利,柳拂波心绿带长。
莫夺野人樵牧兴,白云不识绣衣郎。

白话文翻译:

暂时追随红色的旗帜去辅助边疆,
高远的志愿最终还是要归隐故乡。
已经听见水声透过山涧的窗户,
更是被山色映衬着书房的氛围。
岸边的蒲草生长得茂盛,像锋利的青刀,
柳树轻拂着水面,绿带似的姿态悠长。
不要剥夺乡野人的樵夫和牧人的乐趣,
白云是那么悠闲,不识绣衣的公子。

注释:

  • 红旆:指红色的旗帜,常用于军队。
  • 高迹:指高远的志向或志向。
  • 涧户:山涧旁边的窗户,形容环境清幽。
  • 架书堂:书房,形容书房的环境。
  • 蒲生:蒲草,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 青刀利:比喻蒲草生长得茂盛、锋利。
  • 柳拂:柳树轻拂水面。
  • 波心:水面,波心处。
  • 绿带长:形容柳树的绿叶延伸得很长。
  • 野人:指乡间的人,樵夫和牧人。
  • 绣衣郎:指身穿绣衣的公子,象征城市的富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841年-910年),字子华,号少华,唐代诗人,出生于河南,后世称其为“韦庄”。他一生经历了唐末社会动荡,曾任职于朝廷,后期则多次退隐。韦庄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婉约之美,也有豪放之气。

创作背景:
《题裴端公郊居》是韦庄在游览裴端公的乡居时所作,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乡村自然的热爱。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更显得深刻。

诗歌鉴赏:

韦庄的《题裴端公郊居》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首联“暂随红旆佐藩方,高迹终期卧故乡”,诗人以“红旆”象征当时的军政事务,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与最终回归故乡的渴望,暗示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自然的向往。

次联“已近水声开涧户,更侵山色架书堂”,描绘了诗人身处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水声与山色交融,营造出一种幽静的书房环境,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这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下联“蒲生岸脚青刀利,柳拂波心绿带长”,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水边生长的蒲草和柳树的生动形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最后一句“莫夺野人樵牧兴,白云不识绣衣郎”则是对乡野生活的珍视与呼唤,诗人希望保留那份宁静与自然的生活状态,白云悠然自得,映衬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隐逸生活的憧憬,也有对人们追求自由生活的呼唤,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暂随红旆佐藩方”:诗人暂时追随边疆的军队,表明一种责任感和理想追求。
  • “高迹终期卧故乡”:最终还是向往归隐故乡,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 “已近水声开涧户”:水声传入耳中,形象化自然的亲密感。
  • “更侵山色架书堂”:山色加深了书房的雅致,体现出自然与文化的融合。
  • “蒲生岸脚青刀利”:蒲草生长茂盛,形象生动,象征自然的力量。
  • “柳拂波心绿带长”:柳树轻拂水面,描绘出动感与生命力。
  • “莫夺野人樵牧兴”:呼吁珍视乡间人们的生活乐趣。
  • “白云不识绣衣郎”:白云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突显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青刀利”比喻蒲草的锋利,形象生动。
  • 拟人:“白云不识绣衣郎”,赋予云朵人性,强调自然的无知与纯粹。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珍视,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旆:象征责任与理想。
  • 山水: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蒲草:象征生机与自然的力量。
  • 柳树:柔和与生命力的象征。
  • 白云:自由与无拘无束的象征。

互动学习:

  1. 诗中提到的“红旆”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旗帜
    B. 红色的衣服
    C. 红色的花
    答案:A

  2. 诗人最终的归宿是哪里?
    A. 边疆
    B. 故乡
    C. 城市
    答案:B

  3. “白云不识绣衣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然生活的珍视
    C. 对富贵的追求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韦庄的《题裴端公郊居》都描绘了隐居的生活,但王维更注重山水意境的描绘,而韦庄则强调对乡野人生活的珍视。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韦庄诗文集》

相关查询

邓忠臣母周氏挽词 除夜病中赠段屯田 龟山 撷菜 送吕希道知和州 迁居临皋亭 画堂春·寄子由 琴诗 残句问信风篁岭下梅 廉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羽字旁的字 百举百全 素定 深渺 栋梁之器 一无所失 报冰公事 剪发被褐 窃喜 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天长地老 丨字旁的字 正统 韭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图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