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时间: 2025-07-28 17:15:23

诗句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15:23

原文展示: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权德舆 〔唐代〕

嬴女乘鸾已上天,
仁祠空在鼎湖边。
凉风遥夜清秋半,
一望金波照粉田。

白话文翻译:

在这八月十五的夜晚,嫦娥已经乘着神鸟飞上了天,仁祠孤零零地位于鼎湖的边上。凉风习习,夜晚清凉,秋意正浓,远远望去,金色的波光照耀着如粉般的田野。

注释:

字词注释:

  • 嬴女: 指嫦娥。
  • 乘鸾: 乘坐神鸟。
  • 仁祠: 祭祀仁德之神的庙宇。
  • 鼎湖: 鼎湖是地名,这里指代庙宇所在地。
  • 金波: 光辉的水波。
  • 粉田: 像粉一样的田地,形容稻田的丰收。

典故解析:

  • 嫦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因偷吃仙药而飞上月宫。
  • 鼎湖:指的是鼎湖山,是唐代著名的名胜古迹,常用于诗词中表现清幽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曾任职于朝廷,诗风清新、委婉,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中秋佳节,诗人身处瑶台寺,借助明月的映照,表达对嫦娥的思念及对清秋夜晚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描绘了明月下的瑶台寺景象。第一句“嬴女乘鸾已上天”直接提及了嫦娥,利用神话故事引入主题,表现出人们对月亮的向往与思念。接下来的“仁祠空在鼎湖边”则描绘了环境的孤寂,表明即便在崇高的祭祀场所,仍然显得苍凉。第三句“凉风遥夜清秋半”传达出秋夜的清冷与宁静,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氛围。而最后一句“一望金波照粉田”,则展现了月光下稻田的丰盈,象征着希望与美好。全诗意境悠远,情感细腻,既有对神话的追溯,又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呈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嬴女乘鸾已上天: 引入嫦娥,暗示人们对她的向往与思念。
  2. 仁祠空在鼎湖边: 描绘环境,增添孤独感,体现人事的变化。
  3. 凉风遥夜清秋半: 感受到秋季的凉意,夜晚的宁静。
  4. 一望金波照粉田: 通过金色的波光与丰收的田野,表达希望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 “金波”比喻月光的闪烁,诗人通过这种描绘增强了意境。
  • 对仗: 诗中用词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中秋的月亮,表达了对嫦娥的思念与对宁静秋夜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嫦娥: 表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思念。
  • 月亮: 象征团圆、思念。
  • 凉风: 传达清秋的宁静与清新。
  • 金波: 象征丰收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嬴女”指的是哪位神话人物? A. 西王母
    B. 嫦娥
    C. 观音
    D. 王嫱

  2. 诗中的“仁祠”位于哪个地方? A. 山顶
    B. 鼎湖边
    C. 河边
    D. 城市

  3. “凉风遥夜清秋半”中,诗人描绘了怎样的夜晚? A. 炎热
    B. 寒冷
    C. 清凉
    D. 暖和

答案: 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更多的是个人的思念之情;而权德舆的《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则融入了神话与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更丰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权德舆研究论集》

相关查询

桃源忆故人(春愁) 柳毅传 长洲苑 奉和御制登鸳鸯楼即目 晦日与卢舍人同诣补阙城南林园 晦日湖塘 途中口号 同邢判官寻龙湍观归湖中 宴越府陈法曹西亭 送张环摄御史监南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分 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罪垢 自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对客挥毫 无来 霸权主义 戴鸡佩豚 灯火万家 请将不如激将 车字旁的字 牛蹄之鱼 面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对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