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15
居人几番老,枣树未成槎。
汝长才堪轴,吾归已及瓜。
这位居住的人已经经历了多次岁月的变迁,而那棵枣树却依然没有长成可以做成筏子的木料。你长大后能够承担重任,而我却已经归家,正好时节也到了采摘瓜果的时候。
诗中提到的“枣树未成槎”可能反映了诗人对时间和成长的感慨,枣树的成长象征着希望和未来。诗人通过对比居人和枣树的状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悟。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以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等多方面的成就而著称,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对家乡和归属感的怀念。诗人经历了许多磨难,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枣》是一首简短却意味深长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与对成长的感慨。诗的开头“居人几番老”,不仅描绘了居住者的年岁变化,也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变幻。接下来提到的“枣树未成槎”,则是对比,意指虽然时间已久,但某些事物却未能如愿以偿,反映出一种无奈与期待。
而“汝长才堪轴,吾归已及瓜”则传递出一种希望与传承的情感。诗人对于年轻一代的期望,表达了对他们未来的祝福与寄托。同时,也展现了他个人的归属感与对家乡的思念。
整首诗在平静中流露出深沉的情感,字句简练却蕴含丰富的哲理,体现了苏轼对生命、时间和成长的深刻理解,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年轻一代的希望以及对故乡的眷恋,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枣树”象征什么?
诗人对年轻一代的态度是:
“吾归已及瓜”中的“瓜”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苏轼的《枣》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饮酒作乐,而苏轼则更显沉思与对时间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