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2:34
司马将军歌
(李白)
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
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
手中电击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
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
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羌笛横吹阿亸回,向月楼中吹落梅。
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
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
狂风吹拂着古老的明月,仿佛在调皮地玩弄着华丽的台阁。
北边的明星在变动,闪烁着光彩;南方的猛将如同云雷般涌动。
手中握着如电闪般的倚天剑,直斩那长鲸,海水为之分开。
我在高楼上看到壮丽的船只,心中感到豪情万丈,像龙骧般下向三蜀。
扬起兵旗,习武练战,如同张开的虎旗,江面上的白浪如同银色的屋舍。
我身处华丽的帐幕,俯瞰着河流的领袖,紫色的胡须如戟般矗立。
细柳在营中迎接天子,才明白灞水之畔的孩子是何等天真可爱。
羌笛悠扬,声声回荡,向月亮楼中吹落梅花。
将军挥舞着长剑,壮士们的呼声响彻九天。
功成之后献上凯歌,向明主献上丹青画像的麒麟。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奔放豪放,常以壮阔的自然景观和个人豪情表达为特征。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源于李白对历史名将司马懿的崇敬与向往,表达了对将士们英勇奋战和立功的赞美。
《司马将军歌》是一首表现豪情壮志的诗作,李白通过生动的景象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壮丽场面和将军的英勇气概。诗中以“狂风吹古月”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动感十足的历史场景,令人感受到时代的激荡和英雄的豪情。诗中对“手中电击倚天剑”的描绘,仿佛让人看到了将军挥剑出击的瞬间,剑光闪烁、气势如虹,令人叹为观止。
李白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北方的“明星”与南方的“猛将”相提并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北方的宁静与南方的战斗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将军们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而“扬兵习战张虎旗”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将士们在战争中训练的艰辛与坚持,仿佛听到了战鼓声声,士气高昂。
最后,诗的结尾“功成献凯见明主”更是将将军的壮志与功业展现无遗,体现了士人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与希望。整首诗歌气势磅礴,情感激荡,充分展现了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充满了对战争英勇和将军豪情的赞美,体现了李白心中的英雄情怀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词测试:
李白的《司马将军歌》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将军?
诗中提到的“倚天剑”象征什么?
诗中“功成献凯见明主”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