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6:57
战城南,死郭北,
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
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
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
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在城南激烈作战,在郭北死亡,
野外的尸体无人埋葬,乌鸦却成了食物。
有人说乌鸦是我家里的客人!
野地里死去的人无从埋葬,腐烂的肉体怎么能逃避你?
水流湍急,芦苇丛中,枭雄骑战斗而死,
驽马徘徊鸣叫。
梁上搭建的房子,向南有什么?
向北又有什么?你不收获谷物,吃什么呢?
我愿做忠臣,怎能得?
思念你,良臣,良臣确实可以想念,
早上出征,晚上却不归家!
《战城南》作者佚名,生活在汉代时期。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政治、文化都十分发达。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充满了战争与动乱。
该诗创作于战争时期,表现了战士对战争的痛苦体验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反映了士兵在战斗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家庭和粮食的渴望。
《战城南》是一首充满悲壮情感的古诗,生动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对生存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死亡与腐肉的描写,反映出战斗的残酷以及对生命的敬畏。诗人以“乌可食”这一形象,揭示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对比。乌鸦成为食物的意象更是让人心生悲凉,突显出战争的惨烈和无情。
诗歌的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描绘了战士在战斗中的孤独与思念。尤其是对良臣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责任的渴望。在“禾黍不获君何食”一句中,诗人直白地表达了对生存的焦虑,鲜明地表现出在战争中的无助感。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展现了古代士兵在战乱中所承受的痛苦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忠诚、责任以及对故乡的思念的情感,展现了在动荡年代人们心中的无奈与挣扎。
诗中提到的“乌可食”是指什么?
A. 乌鸦成为食物
B. 乌鸦是朋友
C. 乌鸦在飞翔
“禾黍不获君何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粮食的渴望
B. 对战斗的兴奋
C. 对友人的思念
诗人愿为忠臣的原因是什么?
A. 渴望权力
B. 对国家的忠诚
C. 渴望财富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