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2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29:52
赠道人
住山因以福为庭,
便向山中隐姓名。
阆苑驾将雕羽去,
洞天赢得绿毛生。
日边肠胃餐霞火,
月里肌肤饮露英。
顾我从来断浮浊,
拟驱鸡犬上三清。
我住在山中,因而让这里成为我的福地,
于是便在山里隐去自己的姓名。
像乘着雕翅飞往阆苑那样,
在洞天中赢得了绿毛仙禽的栖息。
在日光下,我的肠胃享用霞光的美味,
在月光下,我的肌肤沐浴露珠的芬芳。
我自古以来就断绝了世俗的浮华,
打算把鸡犬驱赶到三清境地去。
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作品多富有道教思想,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赠道人》创作于唐代,正值道教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清净、超脱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反映出当时社会中人们对名利的厌倦与对自然的追求。
《赠道人》是一首展现道教思想和隐逸生活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隐者的理想生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悠然的情感,展现了与世无争的心境。
诗的开头两句“住山因以福为庭,便向山中隐姓名”,明确了诗人隐居的原因和目的。这里的“福”字,既指自然环境的优美,也反映了隐者对心灵宁静的追求。接下来的描写,诗人以“阆苑”和“洞天”作为象征,展现了隐者所向往的理想境界,表达了对超脱生活的向往。
在描写日月的段落中,诗人巧妙地使用了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的精神状态。“日边肠胃餐霞火,月里肌肤饮露英”,通过对光辉和露珠的描绘,传达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感,表现了隐者在自然中获得的滋养与快乐。
结尾的“顾我从来断浮浊,拟驱鸡犬上三清”,既是对自己心境的总结,也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拒绝,展现出诗人追求清净生活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道教的思想内涵,也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隐居生活,表达了对清净、超脱的向往,反映出人们对名利的厌倦和对自然的追求,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赠道人》一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生活的赞美
诗中“阆苑”指代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仙境
C. 一座城市
“日边肠胃餐霞火”中,表示什么样的心态?
A. 享受世俗生活
B. 与自然融为一体
C. 追求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