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2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1:44
荔枝时节出旌斿,
南国名园尽兴游。
乱结罗纹照襟袖,
别含琼露爽咽喉。
叶中新火欺寒食,
树上丹砂胜锦州。
他日为霖不将去,
也须图画取风流。
在荔枝丰收的季节,我们扬帆出发,
在南方的名园中尽情游玩。
荔枝的果实如同乱结的罗纹,映照在衣襟和袖子上,
那甘甜的露水让人回味无穷。
树叶间的新火在寒食节的时节里映照,
树上的红果胜过锦州的美丽。
将来若是遇到雨霖,不妨留下来,
也要用画笔描绘这优雅的风流。
作者介绍: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在诗歌上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风景和生活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荔枝丰收的季节,诗人陪同郑司空游览南方名园,表达对南国美景和丰饶水果的赞美。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以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南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趣。开篇即以“荔枝时节出旌斿”引入,描绘出诗人与友人一同出游的欢乐场景。荔枝作为南方特产,成为诗中重要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南国的热爱。诗中“乱结罗纹照襟袖”一句,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荔枝的美丽与诱人,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鲜美的果实映衬在衣物上的视觉效果。
接下来的“别含琼露爽咽喉”则表现了诗人对荔枝独特口感的赞美,琼露象征着荔枝的甘甜,令人难以忘怀。诗人在此不仅表达了对水果的赞美,实际上也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叶中新火欺寒食”一句,通过“新火”暗示了春天的气息,暗合寒食节的时令,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季节性。“树上丹砂胜锦州”以丹砂的颜色与锦州的美丽进行比较,突显了荔枝的独特魅力和南国自然的丰富多彩。
最后的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他日为霖不将去”暗示着即使未来有雨水来临,也要留住这份美好,用画笔记录下这段优雅的风流。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南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荔枝”代表了哪个季节的水果?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乱结罗纹照襟袖”中的“罗纹”主要形容什么?
A. 荔枝的颜色
B. 荔枝的纹理
C. 荔枝的味道
D. 荔枝的形状
诗中“他日为霖不将去”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情感?
A. 忧虑
B. 忍耐
C. 向往
D. 留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