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4:09
阳台路
作者:汪东〔清代〕
款朱户。正彩云漏月,芳华初度。
绣筵开蜡苣光摇,称寿酒,觥同举。
欢事太悤悤,便恁梦回,已成乖阻。
分飞处。傍柳阴青骢,还久延伫。
忍访当时邻里,但燕子花闲自语。
旧巢栖稳,怕未解寸心愁苦。
萦魂向天涯,问得媚景,是谁轻负。
春将去。送春归连旬风雨。
在朱红色的门前,正是彩云透过月光洒落,春华初度。
绣席上点燃的蜡烛,烛光摇曳,大家举杯共饮寿酒。
欢庆的事情太过繁忙,梦中回转,却已成了阻碍。
分离的地方,靠在柳树阴下的青马,还在久等。
不忍心去探访曾经的邻里,只有燕子与花儿在闲聊。
旧巢安稳,却怕无法解开心中的愁苦。
魂魄萦绕向天涯,问那美好的景色,究竟是谁轻轻背负。
春天将要过去,送别春天的雨风连绵不绝。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生活的细腻情感,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的交融,风格清新自然。
“阳台路”写于一个春天即将离去的时刻,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描绘的场景与情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与人际关系。
《阳台路》是一首描绘春天意象的诗作,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开篇的“款朱户”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接着“彩云漏月,芳华初度”,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暖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祥和的春日情景。
宴席上的欢庆与举杯共饮,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然而,随着“欢事太悤悤”,诗人感到了一种梦醒时分的失落,仿佛欢庆的背后藏着一丝忧伤。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层次。
在“分飞处”的描写中,诗人展现了一种对过往的怀念,柳阴下的青骢象征着等待与渴望,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情的疏离。不忍探访邻里的心情,进一步加深了对往昔的思念。
最后,诗人以“春将去”作为结尾,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送别春天的雨风,象征着生活的无常与变迁。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景,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往昔的怀念。
诗中“款朱户”指的是什么?
“欢事太悤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旧巢”象征着什么?
以上是对汪东的《阳台路》的全面解析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