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四花

《四花》

时间: 2025-07-28 17:28:53

诗句

素馨间末利,木犀和玉簪。

医来都屏去,头眩怕香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28:53

原文展示

素馨间末利,木犀和玉簪。
医来都屏去,头眩怕香侵。

白话文翻译

在清香的素馨和末利花之间,木犀与玉簪花交相辉映。医生来了,花香都被屏除,我的头脑昏眩,害怕香气侵袭。

注释

  • 素馨:一种花,通常指素馨花,花香浓郁。
  • 末利:指的是末利花,也叫腊梅,花香四溢。
  • 木犀:指木犀草,花香甜美。
  • 玉簪:一种植物,玉簪花,花色洁白。
  • 医来都屏去:医生来了,为了不让花香影响治疗,所以都把花屏去。
  • 头眩:指头晕目眩。
  • 怕香侵:生怕花香侵入,影响身体健康。

典故解析

此诗未特别引用著名典故,但通过对花香的描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香气的敏感及其对健康的关注,体现出一种文人对美的追求与身体状态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江苏常熟人,宋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时期。诗人在描写美丽花卉的同时,表达出对健康和生活的关注,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身体与美的思考。

诗歌鉴赏

《四花》以四种花卉的香气为主题,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春天图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花香的浓郁与清新,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花香四溢的世界。诗人以“医来都屏去”一句,暗示了在美好与健康之间的矛盾,表现出他对身体的深切关注。通过“头眩怕香侵”的描写,诗人不仅传达了对香气的敏感,也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焦虑。这种情感在诗中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对比,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身体健康的忧虑,呈现出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与深邃的意象,体现了范成大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展现出宋代诗人特有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素馨间末利:描绘了素馨花与末利花的相互映衬,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 木犀和玉簪:介绍了另外两种花卉,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意象。
    • 医来都屏去:强调了健康的优先性,医生的到来让人不得不消除花香。
    • 头眩怕香侵:表达了诗人因香气而引发的身体不适,反映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香比作侵袭,表现出香气的强烈。
    • 对仗:诗中“素馨间末利,木犀和玉簪”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花香的描绘,探讨了美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身体的关怀。

意象分析

  • 素馨:象征清新与纯洁。
  • 末利:代表着春天的气息与希望。
  • 木犀:寓意着甜蜜与温馨。
  • 玉簪:象征着高雅与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四种花分别是什么?

    • A. 素馨、末利、木犀、玉簪
    • B. 梅花、桃花、杏花、樱花
    • C. 兰花、菊花、桂花、荷花
  2. 诗人为什么要将花香屏去?

    • A. 因为花香太浓
    • B. 因为医生来了
    • C. 因为花香不美
  3. 诗中“头眩怕香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花香的喜爱
    • B. 对健康的忧虑
    • C. 对春天的渴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四花》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但范成大的诗更侧重于身体健康与美的矛盾,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自由与孤独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城头晓步二首 题周子中司户乘成台三首 上已前一日欲雨复晴 送陈行之寺丞守南剑二首 曾伯贡主簿挽诗二首 至後入城道中杂兴十首 入城 解舟棠阴砦 九日中军送白菊 观汤田铺溪边汤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肉字旁的字 松江 包字头的字 麥字旁的字 有屈无伸 重唇钥 雨字头的字 羽字旁的字 假分数 旷志怡神 捉将挟人 龙舄 数米量柴 应风披靡 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