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

时间: 2025-05-04 01:49:32

诗句

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

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

孤芳忌皎洁,冰雪空自香。

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

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

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

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傍。

但使本根在,弃捐果何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9:32

原文展示:

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
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
孤芳忌皎洁,冰雪空自香。
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
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
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
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傍。
但使本根在,弃捐果何伤。

白话文翻译:

江梅有美好的果实,生长在桃李的园地。
桃李虽然不言语,但朝露却借着它们的恩光。
孤芳自赏,害怕皎洁,冰雪之中自有芬芳。
古来和鼎的实物,这种果实可供升堂入庙。
岁月慢慢流逝,烟雨间青色已然变黄。
得到桃李的果实,远道而来品尝。
即便终究不可入口,将其抛置在官道旁。
只要根基在,抛弃果实又有什么伤害?

注释:

  • 佳实:美好的果实。
  • 桃李场:桃李的园地。
  • 朝露:早晨的露水,借指清新和滋养。
  • 孤芳:孤独的芳香,形容梅花的独特。
  • 鼎实:古代和鼎,象征着正统和重要的事物。
  • 庙廊:庙宇的走廊,象征着尊崇和权威。
  • 岁月坐成晚:时间的流逝使得晚景成型。
  • 弃捐:抛弃或丢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并称“三大家”。他以清新激昂的诗风和独特的书法风格著称,提倡自然、真情的表达。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及艺术追求的思考。桃李与梅花作为常见的意象,象征着世俗的成功与孤傲的美德,黄庭坚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看法。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梅和桃李为起点,探讨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诗人在描绘梅花的美丽与孤高时,暗示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越。桃李虽在园中繁茂,却不言语,象征着隐忍与低调的美德,而江梅的独特芬芳则是其孤傲。诗中提到的“朝露借恩光”,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中相互依存的关系,反映出诗人对生存环境与人际关系的思考。

“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一句,表现了时间对事物的改变,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人意识到,尽管桃李的果实被抛弃,但只要根基尚存,何妨果实的存在与否呢?这不仅是对艺术创作的态度,也是一种达观的人生哲学,强调了内在的价值与持久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梅有佳实:梅花在江边结出了美好的果实。
  2. 托根桃李场:生长在桃李的园地,暗指世俗的环境。
  3. 桃李终不言:桃李虽不言语,但其存在自有寓意。
  4. 朝露借恩光:早晨的露水依附于桃李,借助它们的美光。
  5. 孤芳忌皎洁:孤独的花朵,不愿与众媲美,反映出梅花的独特。
  6. 冰雪空自香:即使在寒冷中,梅花依然散发香气。
  7. 古来和鼎实:历史上和鼎是重要的象征,代表稳定的事物。
  8. 此物升庙廊:这些果实被尊重至庙堂之上。
  9. 岁月坐成晚:时间的流逝使得一切显得苍老。
  10. 烟雨青已黄:青色的景物在烟雨中逐渐失去活力。
  11. 得升桃李盘:得到了桃李的果实,远道而来品尝。
  12. 终然不可口:即便果实不可食用。
  13. 掷置官道傍:将其抛弃在道路旁边。
  14. 但使本根在:只要根基在,便不怕果实的得失。
  15. 弃捐果何伤:即便丢弃果实,又有何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桃李进行对比,突出梅花的孤独与独特。
  • 拟人:桃李虽不发言,实则其存在具有象征意义。
  • 对仗:如“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和世俗的超脱,强调内心的根基与真实的价值。无论外在环境的变化,保持内心的坚定与独立,才是人生的真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孤独、高洁的品格。
  • 桃李: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人际的交往。
  • 朝露:象征新生与希望。
  • 岁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梅”与“桃李”分别象征什么? A. 孤独与繁华
    B. 名利与艺术
    C. 以上皆是

  2. “岁月坐成晚”是什么意思? A. 时间让一切显得苍老
    B. 年龄增大
    C. 晚上的风景

  3. 诗中提到的“朝露”主要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美好的事物
    C. 友谊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探讨生命与孤独。
  • 王安石《桂殿兰宫》:涉及对自然和人性思考的诗作。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古诗二首》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均表现了对生活的哲理思考。黄庭坚更侧重于内心的坚韧与独立,而苏轼则更多展现了豪情与壮志,二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宋代文学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好事近·彩舰载娉婷 风流子(范觉民生日) 念奴娇(荆门军宋签判、陶教授许尉同坐) 念奴娇(坐上和何司户) 满庭芳(赐茶) 满庭芳(前题) 临江仙 临江仙(赠贺子忱二侍妾二首) 临江仙(赠妓) 鹧鸪天(台州倚江亭即席和李举之,时曹功显、贺子忱同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饰 青铜峡 消释 驼负 皮字旁的字 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巳字旁的字 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大有起色 萤窗雪案 春树暮云 倒八字的字 锻炼周内 心劳政拙 发奸露覆 包含衬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