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3:52
西河·垂杨里
作者: 王国维
垂杨里。兰舟当日曾系。千帆过尽,只伊人不随书至。怪渠道著我侬心,一般思妇游子。昨宵梦,分明记,几回飞渡烟水。西风吹断,伴灯花摇摇欲坠。宵深待到凤凰山,声声啼鴂催起。锦书宛在怀袖底。人迢迢紫塞千里。算是不曾相忆。倘有情早合归来,休寄一纸,无聊相思字。
全诗翻译:
在垂杨的地方,兰舟在那天曾系停。千帆已过,只她没有寄来书信。怪只怪这条小河牵动了我的心,难道不是一样的思妇与游子?昨夜梦中,清晰地记得,曾几度飞渡那烟水。西风吹断了思绪,伴着灯花摇摇欲坠。夜已深,等到凤凰山,声声啼鴂催促着我。那封锦书仿佛还在怀袖底下。远方的人,隔着紫塞千里。算起来,似乎不曾相忆。如果有情早该归来,不要再寄一纸无聊的相思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湘庐,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文人。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以其在古典诗词方面的成就闻名。王国维的诗风典雅清新,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西河·垂杨里》创作于王国维的情感经历中,反映了他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
《西河·垂杨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开篇的“垂杨里”渲染了一种柔和的氛围,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情感的寄托。兰舟的描写不仅营造了画面感,更唤起了诗人心中对往日的眷恋。
诗中“千帆过尽,只伊人不随书至”的句子,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突显了思念的孤独感。诗人将自己与“思妇游子”相提并论,形象地表现了对远方爱人的共同思念,令人感同身受。梦境的描写则更加强了这种情感,夜深人静时的思念与期待让人感受到一丝惆怅。
“西风吹断,伴灯花摇摇欲坠”一句,诗人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与情感结合,展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在结尾部分,诗人的期盼与无奈交织,既有对情感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令人感到心酸。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王国维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与对情感的敏感捕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垂杨里。兰舟当日曾系。
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暗示了曾经的美好记忆。
千帆过尽,只伊人不随书至。
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孤独,只有心中所爱的人未曾回应。
怪渠道著我侬心,一般思妇游子。
反映了对共同情感的理解与共鸣。
昨宵梦,分明记,几回飞渡烟水。
昨夜的梦境令人清晰而又痛苦,重复的思念如烟水般无尽。
西风吹断,伴灯花摇摇欲坠。
自然景象渗透着内心的情感,表现了思念的无奈。
宵深待到凤凰山,声声啼鴂催起。
期待与焦虑交织,夜深人静时思念愈发强烈。
锦书宛在怀袖底。
表示情感的寄托与期盼,锦书象征着美好与珍贵。
人迢迢紫塞千里。
远距离的思念,暗示了相隔甚远的痛苦。
算是不曾相忆。
自我安慰,虽然思念深切,却似乎没有被回应。
倘有情早合归来,休寄一纸,无聊相思字。
直接表达了对爱人的期待,如果有情,早该归来,不必寄来无聊的相思。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无奈与期待,令人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垂杨”指的是什么?
A. 柳树
B. 桃树
C. 杏树
D. 槐树
“千帆过尽,只伊人不随书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孤独
C. 愤怒
D. 安然
诗中提到的“锦书”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思念与情感
C. 友情
D. 亲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