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8:38
已落芙蓉并叶凋。
半枯萧艾过墙高。
日斜孤馆易魂消。
坐觉清秋归荡荡,
眼看白日去昭昭。
人间争度渐长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芙蓉花和叶子都已凋落,墙外的萧艾也显得半枯。太阳斜照,孤独的馆舍让人容易感到魂消,坐在那里,感受到清秋的气息渐渐归来,眼看着白天明亮的光线逐渐消逝。人们在争先恐后地度过越来越长的夜晚。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晚号人间四月天,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学者、戏剧家、翻译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著称。
这首《浣溪沙》创作于清代,正值作者对人生、自然和时光的感悟之际。诗中反映出对秋天的感伤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淡淡的忧伤。
王国维的《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寂静与萧索。开头两句写景,芙蓉花与叶子已落,墙外的萧艾也显得半枯,渲染出一种凋零的美感。接着,诗人转入内心的感受,孤馆之中,日斜而照,使得人容易感到魂消。这里的“孤馆”既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孤独的真实写照。随后,诗人感受到秋天的清气归来,眼看着光明明亮的白天渐渐消逝,暗示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最后一句“人间争度渐长宵”,则揭示了在这个长夜中,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竞争与忙碌,仿佛在拼命延续着时间,却又掩盖不了内心的孤寂。整首诗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孤独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与内心的孤独,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它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慨,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伤和对人生的感悟。
王国维的《浣溪沙》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季节?
“日斜孤馆易魂消”中的“孤馆”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现的情感是?
比较王国维的《浣溪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但王国维更多地关注自然景象与人生哲思,而李清照则强调个人情感与对往昔的追忆。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共同展现了古典诗词的深邃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