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6:03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张九龄 〔唐代〕
设险诸侯地,承平圣主巡。
东君朝二月,南旆拥三辰。
寒出重关尽,年随行漏新。
瑞云丛捧日,芳树曲迎春。
舞咏先驰道,恩华及从臣。
汾川花鸟意,并奉属车尘。
这首诗描绘了国家安定之际,皇帝巡游的盛况。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到来和百花齐放的景象,表现出对国家的美好前景的期待。诗中提到东风在二月的来临,以及南方的旗帜迎风招展,表现出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复苏。寒冬已经结束,万物复苏,新的年份又开始了。瑞云环绕着太阳,芬芳的树木在春风中轻轻摇曳。诗人提到舞蹈和歌唱在通往皇帝的道路上,表达了臣子对皇恩的感激之情。最后,诗人寄托了对汾川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惭愧,唐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他在政治上曾任高官,颇有建树,尤其以其清廉和才华著称。张九龄的诗以气魄宏大、意境深远著称,富有哲理性和历史感。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盛世,背景是国家安定,皇帝巡游的时节。诗人借此机会表达对国家繁荣的祝愿和对皇恩的感激。
这首诗展示了张九龄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和对时代变迁的敏锐观察。开篇通过描绘“设险诸侯地”,展现了国家的安定和皇帝的巡游,表现出一种英雄气概和历史的厚重感。接着以“东君朝二月”引入春天的意象,表现出自然界的复苏与生机,恰如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诗中“瑞云丛捧日”一语,极富诗意,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的愿景。接下来的“芳树曲迎春”,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舞咏先驰道,恩华及从臣”则是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与臣子的忠诚,展现了政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最后一句“汾川花鸟意,并奉属车尘”更是将自然与人事紧密相连,表明诗人对故乡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国家兴旺的寄托。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更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张九龄的家国情怀,深切而又生动。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歌颂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皇恩的感激。通过春天的意象,诗人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的期待,以及对自然与人事和谐共生的理想。
诗中“东君”指的是什么?
“瑞云丛捧日”中的“瑞云”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车尘”主要指什么?
答案:
张九龄《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与王维《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但前者更注重国家的安定与春天的气息,而后者则强调个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享受。两者在意象上各有千秋,前者宏伟壮观,后者细腻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