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时间: 2025-05-02 19:56:03

诗句

设险诸侯地,承平圣主巡。

东君朝二月,南旆拥三辰。

寒出重关尽,年随行漏新。

瑞云丛捧日,芳树曲迎春。

舞咏先驰道,恩华及从臣。

汾川花鸟意,并奉属车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6:03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张九龄 〔唐代〕

设险诸侯地,承平圣主巡。
东君朝二月,南旆拥三辰。
寒出重关尽,年随行漏新。
瑞云丛捧日,芳树曲迎春。
舞咏先驰道,恩华及从臣。
汾川花鸟意,并奉属车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国家安定之际,皇帝巡游的盛况。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到来和百花齐放的景象,表现出对国家的美好前景的期待。诗中提到东风在二月的来临,以及南方的旗帜迎风招展,表现出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复苏。寒冬已经结束,万物复苏,新的年份又开始了。瑞云环绕着太阳,芬芳的树木在春风中轻轻摇曳。诗人提到舞蹈和歌唱在通往皇帝的道路上,表达了臣子对皇恩的感激之情。最后,诗人寄托了对汾川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注释

字词注释

  1. 设险:设置险要的地方,指的是防守的地形。
  2. 诸侯地:指各个诸侯的土地。
  3. 承平:指国家安定的时期。
  4. 东君:这里指春天的神灵。
  5. 南旆:南方的旗帜。
  6. 三辰:指三颗星星,象征着吉祥的状态。
  7. 寒出重关尽:寒冷的天气已在重重山关之外消失。
  8. 年随行漏新:新的一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来。
  9. 瑞云:象征吉祥的云彩。
  10. 芳树:开花的树木。
  11. 车尘:车马的尘土,象征繁忙的朝政。

典故解析

  • 东君:源于古代对春天的称呼,代表着春天的来临。
  • 瑞云捧日:象征着吉祥的预兆,常用于古代诗词中表达美好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惭愧,唐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他在政治上曾任高官,颇有建树,尤其以其清廉和才华著称。张九龄的诗以气魄宏大、意境深远著称,富有哲理性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盛世,背景是国家安定,皇帝巡游的时节。诗人借此机会表达对国家繁荣的祝愿和对皇恩的感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示了张九龄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和对时代变迁的敏锐观察。开篇通过描绘“设险诸侯地”,展现了国家的安定和皇帝的巡游,表现出一种英雄气概和历史的厚重感。接着以“东君朝二月”引入春天的意象,表现出自然界的复苏与生机,恰如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诗中“瑞云丛捧日”一语,极富诗意,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的愿景。接下来的“芳树曲迎春”,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舞咏先驰道,恩华及从臣”则是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与臣子的忠诚,展现了政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最后一句“汾川花鸟意,并奉属车尘”更是将自然与人事紧密相连,表明诗人对故乡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国家兴旺的寄托。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更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张九龄的家国情怀,深切而又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设险诸侯地:设立防守的地区,指的是周边的诸侯国。
  2. 承平圣主巡:在国家安定的情况下,皇帝进行巡游。
  3. 东君朝二月:春天的神灵在二月时光临。
  4. 南旆拥三辰:南方的旗帜迎风招展,象征着吉祥。
  5. 寒出重关尽:寒冷的天气已经消失在重重山关之外。
  6. 年随行漏新:新的年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来。
  7. 瑞云丛捧日:吉祥的云彩环绕着太阳。
  8. 芳树曲迎春:芬芳的树木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9. 舞咏先驰道:舞蹈和歌唱在通往皇帝的道路上。
  10. 恩华及从臣:皇恩普及到所有的臣子。
  11. 汾川花鸟意:汾川的花鸟景象,充满生机。
  12. 并奉属车尘:纷繁的车尘中,寄托了对国家的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瑞云丛捧日”,将云与太阳相结合,形成美好的意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如“东君朝二月,南旆拥三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界的元素拟人化,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与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歌颂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皇恩的感激。通过春天的意象,诗人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的期待,以及对自然与人事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东君:象征春天,代表着生命的重新开始。
  2. 瑞云:象征吉祥,预示着国家的繁荣。
  3. 芳树:象征自然的美好,春天的气息。
  4. 车尘:象征繁忙的朝政,连接自然与人事。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春天作为生命与希望的象征,体现了古代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崇敬。
  • 瑞云与车尘的结合,反映了古人对天人合一、自然与政治和谐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君”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神灵
    • B. 皇帝
    • C. 夏天的神灵
  2. “瑞云丛捧日”中的“瑞云”象征着什么?

    • A. 吉祥
    • B. 灾难
    • C. 平常
  3. 诗中提到的“车尘”主要指什么?

    • A. 自然景象
    • B. 繁忙的朝政
    • C. 战争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张九龄《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王维《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但前者更注重国家的安定与春天的气息,而后者则强调个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享受。两者在意象上各有千秋,前者宏伟壮观,后者细腻婉约。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张九龄传》

相关查询

卢申之正字得春郊牧养图二本有楼攻愧先生题诗且徵予作 其二 卢申之正字小酌 黄道士出爻 江西壬辰秋大旱饥临江守王幼学监簿极力救民 到南昌呈宋愿父伯仲黄子鲁诸丈 岳市胜业寺禹柏 孙季蕃死诸朝士葬之于西湖之上 为客 少算 朱仲寔少府到官无几日即入佥幕官满送行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祁连山 如鱼离水 咸陟 唇结尾的成语 已经 鬼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驰思遐想 人不人,鬼不鬼 弓字旁的字 寡色 韋字旁的字 枯鱼得水 秉钧持轴 旗脚 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