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7:59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兰草的叶子在春天茂盛生长,桂花在秋天洁白如雪。
欣欣向荣的生命在这里展现,仿佛每一天都是节日。
谁会知道那些栖息在林中的人,听到风声就会感到愉悦。
草木本有自己的心意,何必去追求美人来采摘呢?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草木有本心”表达了自然界的自足与独立,反映了道家哲学中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类行为的思考。
张九龄(678-740),字子容,号宗道,唐代著名政治家、诗人。他为人清正、才华横溢,尤其擅长古诗,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主题,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盛世,社会安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感遇十二首 其四》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张九龄通过对兰叶与桂华的描写,展现了春秋两季的美丽景象,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命的思考。诗中“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生动地表达了生命的活力和存在的意义,仿佛每一天都是值得庆祝的节日。接下来的两句“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转向隐士的生活,表达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诗的最后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则深化了主题,强调自然界的独立与自足,草木并不需要人类的采摘,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脱俗,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深思。张九龄以其独特的视角,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哲学,鼓励人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自然的关系,宣扬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强调珍惜当下,尊重自然的独立。
《感遇十二首 其四》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九龄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桂华”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美好与清香
C. 生命的短暂
D. 伤感与失落
诗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意思是什么?
A. 草木也有自己的情感
B. 美人应该珍惜草木
C. 美人和草木一样重要
D. 人类应当采摘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