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2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23:58
百花落尽,只榜眼莲花长好。
甚老去张郎,脸霞红褪,犹著白衣待诏。
千岁辽东霜翎鹤,算十倍雪儿难老。
嗟碧海有桑,华池无藕,损人怀抱。
偷照。瑶池翠水,宛然风貌。
想玉蝀桥边,十全天子,曾见风清月晓。
千朵鲜明,南宫夜景,一旦玉荷如扫。
且拾取旧日琪花一片,佛前微笑。
百花凋零,只剩下那眼莲花依然盛开。
张郎已老,脸上的红霞褪去,仍然身着白衣在等待。
千岁霜翎鹤虽难老,但比起雪儿却更显苍老。
唉,碧海中虽有桑树,华池却没有藕,令人失去怀抱。
偷偷照镜子,瑶池的翠水,恍若昔日的风貌。
想起在玉蝀桥边,十天子曾见清风明月的美好。
千朵鲜花映衬着南宫的夜景,一旦玉荷被扫去。
不妨捡起旧日的琪花一片,佛前微微一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于清初,活跃于文人圈。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交融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莲花和白荷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人生的哲思。开头的“百花落尽”引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伤,那“眼莲花”则象征着难得的美好。接着提及“张郎”,暗含对时间流逝的无奈。随后,诗人以“千岁辽东霜翎鹤”描绘长寿的理想,却又感慨其依然难以逃避衰老的命运。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出一种哲理:美好与衰老并存,时间是无情的。
诗中“碧海有桑,华池无藕”暗示了世间美好事物的稀缺,令人感到失落。而“偷照”则是诗人对往昔的追忆,瑶池的翠水更是对美好回忆的渴望。最后一句“且拾取旧日琪花一片”,则是试图在无常中寻找一丝慰藉,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人生无常的哲理,以及对过往美好的珍惜和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张郎”指的是谁?
“百花落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拾取旧日琪花”意指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但樊增祥更注重花卉的意象,而李白则更关注自然景物的描绘。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各有千秋,但都蕴含着对美好时光的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