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0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08:25
却暑回飙入暮林,
衰蝉无力尚微吟。
不须更问秋多少,
著蕊黄花已可簪。
炎热的夏天已然过去,清凉的秋风吹入傍晚的树林,衰弱的蝉鸣似乎也无力地在轻声吟唱。无需再问秋天来得有多深,眼前盛开的黄花已足以插在发间作为簪子。
这首诗没有特别显著的典故,但“衰蝉”一词常常用来描绘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表现出诗人对秋天的感怀。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在当时颇具影响。李弥逊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此诗写于秋季,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李弥逊的《和学士秋怀 其一》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作,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情感。诗的开头通过“却暑回飙入暮林”一句,巧妙地交代了季节的变迁,夏天的炎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清凉的秋风,带来了暮色中的宁静。接下来的“衰蝉无力尚微吟”,通过对蝉鸣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氛,表现出生命的衰退,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感。
诗的最后两句“不须更问秋多少,著蕊黄花已可簪”,则表现出一种对眼前美好事物的珍惜。秋天的到来不再令人惆怅,反而通过盛开的黄花,传达出一种生活的美好。诗人以花作簪,既是对秋天的接受,也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种从忧伤到接受的情感转变,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叹以及对自然美的珍视,体现了对时光的反思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衰蝉”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却暑回飙”中的“回飙”表示什么?
A. 热风
B. 冷风
C. 暖风
D. 微风
诗人用什么来象征秋天的美好?
A. 蝉
B. 黄花
C. 树木
D. 晚霞
杜甫的《秋夕》同样描写秋天的景象,情感上更为悲凉,而李弥逊的《和学士秋怀 其一》则呈现出一种温婉的接受与感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反映出各自的诗风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