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0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00:56
更漏子
黄庭坚 〔宋代〕
体妖娆,鬟婀娜。玉甲银筝照座。
危柱促,曲声残。王孙带笑看。
休休休,莫莫莫。愁拨个丝中索。
了了了,玄玄玄。山僧无碗禅。
全诗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妩媚的女子,她的发髻轻盈优雅,身着华丽的衣裳,宛如一位仙子,坐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她旁边的柱子摇摇欲坠,余音袅袅,宛若王孙般微笑着观看这一切。
“休休休”是让人不要再忧愁的意思,似乎在说不要再去理会那些烦恼。最后一句则提到山中的僧人,没有碗来吃禅,暗示一种无所依靠的孤独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历史典故,但涉及的“王孙”形象可以理解为古代贵族的象征,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典雅,常以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而著称。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之一,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更漏子》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其时社会动荡,诗人常感到人生无常。此词在风格上体现了他对女性之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不安。
《更漏子》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吸引了无数读者。开篇通过“体妖娆,鬟婀娜”描绘出美丽的女子,构建了一个富有视觉冲击的场景。接下来“玉甲银筝照座”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此时此刻的华丽感,似乎让人感受到那份热闹与欢乐。
而后“危柱促,曲声残”却转折了情感,表现出一种微妙的危机感,仿佛在暗示着这种美好的状态并不能长久。“王孙带笑看”则引入了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意在反映社会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渴望。
“休休休,莫莫莫”三次重复,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似乎是在劝诫自己不要过于执着于烦恼,而“愁拨个丝中索”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情感的纠结。最后一句“山僧无碗禅”则以一种禅意的方式结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对比与对照,营造了一种美与愁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的描绘与内心的挣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无奈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体妖娆,鬟婀娜”中“妖娆”一词的意思是?
A. 丑陋
B. 妩媚
C. 笨重
D. 平庸
诗中“王孙带笑看”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百姓
B. 贵族子弟
C. 老年人
D. 小孩
“愁拨个丝中索”中“丝中索”比喻什么?
A. 财富的追求
B. 情感的牵绊
C. 自然的美丽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黄庭坚与李清照的作品,二者都善于描绘美,但黄庭坚更倾向于细腻的观察与内心的挣扎,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对往事的怀念。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