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6:55
代夜坐吟
鲍照 〔南北朝〕
冬夜沉沉夜坐吟。
含声未发已知心。
霜入幕,风度林。
朱灯灭,朱颜寻。
体君歌,逐君音。
不贵声,贵意深。
在这个寒冷的冬夜,我静静地坐着吟唱。虽然声音尚未发出,但内心的感受已经传达。寒霜透过窗帘,寒风吹拂着树林。红灯熄灭,寻觅着昔日的容颜。我体会着你的歌声,追逐着你的音韵。并不是重视声音的大小,而是看重那深刻的意蕴。
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生于东晋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飘逸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鲍照在文学上深受王羲之、谢安等人的影响。
《代夜坐吟》创作于鲍照晚期,正值南北朝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孤独的冬夜对友人的思念与深情,反映了鲍照对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代夜坐吟》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透过简单的意象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思念。首先,诗的开头“冬夜沉沉夜坐吟”便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寂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接着,“含声未发已知心”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默契,尽管未曾言语,但情感却早已传递无遗。这种情感的传递,不仅仅依赖声音,更在于心灵的感应。
随后,诗中出现的“霜入幕,风度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寒霜与清风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朱灯的熄灭象征着温暖与光明的消失,暗示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友人美好容颜的寻觅。
整首诗的最后两句“体君歌,逐君音。不贵声,贵意深。”则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于情感深度的重视,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真实与细腻。鲍照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艺术真谛的追求,不仅表现出对声音的抒情,更是对意境的深刻理解。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深情,强调情感的深度而非表面的声音。通过冬夜的孤独与思索,展现出内心的真实情感。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还反映了诗人对友情与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契合。
诗中“朱灯灭”意指什么?
A. 灯光熄灭
B. 友人的离去
C. 失去温暖
D. 以上皆是
诗人认为声音与意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A. 声音重要
B. 意境重要
C. 两者同等
D. 声音不重要
“霜入幕”中的“幕”指什么?
A. 门
B. 窗帘
C. 帐篷
D. 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