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8:29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
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
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
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
登山远望得留颜。
将死胡马迹,
宁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
绵忧摧抑起长叹。
你难道没有看到年轻壮年时从军出征的人吗?
如今已白发苍苍,却仍然流浪在外,无法回归故乡。
故乡遥远,日日夜夜都难以相见,
音信全无,难以穿越河关。
北风萧瑟,白云飘飞,
边塞的乐声悲怆,寒气袭人。
听到这些,我愁苦的人该如何自处?
登高远望,面容却不再如昔。
即使死去,留在战马身上的足迹,
也比见到妻子更为困难。
作为男子,人生如同车辙般艰难,
忧愁绵绵,心中压抑,长叹不已。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士兵征战的艰苦与对故乡的思念,尤其是在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士兵常常不得归家。诗中提到的“胡笳”是边疆的乐器,常用来表现悲凉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鲍照(约430-500年),字明远,号少游,南朝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赋和诗,他的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慨,风格清新而蕴含哲理。
诗作产生于战乱频繁的南北朝时期,诗人借自身经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无奈,反映了那个时代士兵的辛酸与苦楚。
《拟行路难》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作,作者通过对少壮从军的描写,表现出对战乱年代士兵命运的深切关怀。开篇便点明主题,少壮出征,白首流离,体现了战争对人生命运的影响。随后,诗人用“故乡窅窅”来描绘因战争而生的离散与无奈,表现出士兵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悲伤的气氛,尤其是“朔风萧条白云飞”一句,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边关的孤寂与寒冷。结尾处,诗人发出感慨,虽生而为男儿,却感受到生活的艰难与无奈,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反思与抗争。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发人深省。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离散与无奈的深切思考,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艰辛的感慨,反映了古代士兵在战乱中所承受的痛苦与孤独。
选择题:诗中“白首流离”意指:
A. 年轻时的壮志
B. 年老后仍流浪
C. 回到故乡
D. 享受安逸
填空题:诗人通过“朔风萧条”、“胡笳哀急”等意象表达了对____的感受。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赞美。
(对/错)
可以将《拟行路难》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进行比较,前者更多地表现了对战争的无奈与思考,而后者则表达了对友人的送行与对未来的期盼。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内心的挣扎与对故乡的眷恋。